科研产出
抗旱基因HDCS1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西北植物学报 》 1999 CSCD
摘要:在克隆了二棱大麦第 3 组 L E A c D N A,抗旱基因 H D C S1 的基础上,将其连接于p B I121 的 Ca M V35 S 启动子和 N O 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 H D C S1 的植物表达载体 p B H C,并进行了 P C R 和酶切鉴定,为进行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抗旱;LEAcDNA;植物表达载体


木薯营养诊断及施肥研究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通过对木薯华南205 的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限定区间内,鲜薯产量随植后4 个月的最年青展开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提高而增产,并达极显著。在一定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内,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相应提高,并达显著或极显著。根据施肥对叶全氮磷钾含量进而对鲜薯产量的影响,得出华南205 的营养临界指标为:最年青展开叶的全氮4 .1 % 、全磷0.84 % 和全钾1 .0% 。


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对15个品种各割龄胶树进行扩大树位株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将5个常规树位缩编为3个大树位共1250~1500株(常规树位平地300株,丘陵地250株以上),由每个胶工每天割1个树位(420~500株)。这种规模的树位定额,割胶工人是可以承受的,比常规割胶及割株工效提高了1.5倍,胶工劳动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在平地开割整齐,缺株较少的幼树林段,甚至可达550~600株/树位。②通过对割胶速度的测试,所测胶工的速度为15.06~26.75s/株即135~239株/h,超过了我国的常规割胶速度120~140株/h,最快的达到了马来西亚的标准(177~204株/h)。这说明,只要加强练习和改变习惯,我国的割胶速度就一定能赶上世界先进橡胶生产国。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可通过提高割胶定额和割胶速度来实现。


土壤养分与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质量的调查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调查了热研2 号柱花草在海南岛主要种植区的产量与质量,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热研2 号柱花草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芒果炭疽病流行过程、流行成因分析及施药指标预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99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在流行过程中,流行速度有多次升降;流行曲线属多峰曲线。每次流行速度上升过程主要是按照逻辑斯蒂生长模型的规律发展,但其指数增长期不明显。当前推广的品种都较感病,感病期长,菌源多,这些都已满足病害流行之需要。病害流行强度主要决定于芒果感病期间的气候条件。温暖高湿,连续降雨,则病害迅速发展造成流行。据此建立了施药预测指标,经3a应用,可减少2次喷药,并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