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比较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为明确我国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系统科技创新绩效,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全面阐述我国农机化系统机构运行状况,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总体及各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科技创新效率。主要结论有:(1)我国多类型农机化系统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精简,其中基层机构和人员降幅更大;农机化科研和推广培训投入占农机化总投入很小,基本在1.6%以下徘徊,农机化系统机构投入与产出呈现明显的"多者更多"的马太效应。(2)农机化系统机构技术有效年份较少,技术无效年份更多受纯技术效率无效影响;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损失明显,不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地区技术效率波动也较频繁。(3)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均较低,其中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技术无效程度最高,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稍好;地区技术效率波动明显,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创新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 创新效率


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失范现状与重塑思路
《理论月刊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道德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道德水准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科学道德是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交织,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之一。针对国内部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现状,初步归纳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若干现状表现及严重后果,并从人性弱点、利益驱动、制度缺失、法制不健全、道德意识薄弱等角度分析了学术期刊出现科学道德失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初步提出了重塑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相关思路,这就是坚持教育引导、提高自身修养、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约束,为全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做出表率。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总量控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通过畜禽产排污系数以及2011年湖北省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湖北省2011年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总量及COD、氮、磷的产生量,分析了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并对湖北省畜禽养殖的环境容量和污染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省畜禽的粪便总量为8 479.8万t,主要分布在襄阳市、黄冈市、孝感市。全省粪便耕地负荷为16.2 t/hm~2/a,警报值为0.54,分级级数为II,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稍有"。全省氮、磷的耕地负荷分别为157.9 kg/hm~2/a、24.5 kg/hm~2/a,其中,鄂州市、黄冈市均超过欧盟限量标准(氮170 kg/hm~2/a、磷35 kg/hm~2/a)。2011年湖北省的实际养殖总量分别为7 868.5万头猪当量(N)、9 725.3万头猪当量(P),都超过畜禽50%环境容量(为4 599.4万头猪当量(N),7 161.1万头猪当量(P)。除了荆州市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养殖数量都超过50%环境容量,这些地区应该严格控制畜禽的养殖数量并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


武汉市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测度与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快速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剥夺及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是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测度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压力及判别两者间的动态耦合类型对指导健康城市化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构建了包含16个子指标的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9个子指标的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模型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数;用熵权法计算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数。采用灰色系统方法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的关联度。采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型,对2004~2013年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类型进行分析判别。结果表明:(1)武汉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逐年增高,尤其是2005~2007年城市化水平的增速较快。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为0.629,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为0.452;(2)关联度值在0.480~0.911之间,耦合度大部分都在中等和较强这两个范围中。烟尘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建成区面积、人均用电量、人均GDP和城镇人口规模均表现极强的耦合性(大于0.85)。各城市化子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与资源环境的关联度最大;在资源环境子指标中,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作用最强;(3)基于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动态耦合模型反映了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动态反馈过程。从2004~2013年,武汉市经历了协调-冲突-协调-冲突4个阶段。结果显示,武汉市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 武汉市 城市化 资源环境 约束 突变级数法 熵权法


基于CVaR的地震巨灾保险基金规模测算
《经济评论 》 201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以1996-2011年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数据为样本,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地震巨灾损失分布,运用VaR估计地震巨灾再保险最优自留比例,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一定置信度下的地震巨灾损失的条件在险价值(CVaR),以CVaR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地震巨灾基金规模的测算。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于CVaR测算的地震基金规模要高于基于VaR测算的地震巨灾基金规模,且CVaR对超大规模的地震损失更敏感。建议在设置巨灾基金规模时,以VaR与CVaR作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风险分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
《科技管理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种稻大户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再通过ISM模型分析方法判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与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规模、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土地租金、农业技术培训、种子公司渠道显著正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是否兼业、种子成本显著负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其中,种子公司渠道、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表层影响因素,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中层影响因素,是否兼业、种植规模、土地租金、种子成本是深层影响因素。


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例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具有均衡布局型和产业集群驱动型两种模式。湖北省接近于前者,呈现出政策支撑力度大、平台建设后发优势明显、科技转移服务机构初具规模、重视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技术转移成果快速增长的特点。但是受发展阶段、地域等因素制约,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于强化农业科研成本管理的若干思考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为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新形势下科研成本对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制约问题,提出关于科研成本管理的某些探讨性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