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然活性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陆上及海洋生物中,其复杂多变的分子结构和广谱独特的生物活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结合本研究组在这一邻域的工作综述了天然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重点介绍此类化合物的全合成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吡咯烷-2,4-二酮 生物活性 全合成 进展


具有生物活性的酰肼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酰肼衍生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结构单元,而且具有优良的生物及生理活性,该类化合物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含酰肼结构单元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6-烷基-7-亚胺基-2-硫代-2,3,6,7-四氢噻唑并[4,5-d]嘧啶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生物活性
《有机化学 》 200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苯基-5-氰基-2-硫代-2,3-二氢-4-乙氧亚甲胺基噻唑(5)与伯胺反应,经中间体甲脒关环,合成了10种新的噻唑并[4,5-d]嘧啶类化合物6a~6j.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进一步测定了化合物6i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或除草活性.
关键词: 噻唑并[4,5-d]嘧啶 合成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三波长光度法测定姬松茸中麦角甾醇含量
《分析化学 》 2007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三波长光度法测定了姬松茸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先采用薄层色谱将待测正庚烷萃取液中的麦角甾醇和其它杂质分离,然后分别进行紫外扫描,确定三波长为272,282和292nm,计算出ΔA,因ΔA仅与姬松茸菌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相关而不受杂质影响,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杂质紫外吸收的干扰。回归方程为:ΔA=0.00403C+0.001048,相关系数r=0.9996,麦角甾醇的浓度在0~50mg/L范围内,ΔA与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n=5),回收率为97.5%~102.5%。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令人满意,所得结果与HPLC法相近,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转基因猪体内外源基因的整合鉴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1996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外源猪生长激素基因被导入湖北白猪.为避免羊、猪之间在金属硫蛋白启动上的同源性而造成PCR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分别将PCR合成反应的两个引物设计在羊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子一侧和猪生长激素一侧,使PCR合成反应的结果特异地反映外源基因的整合性,准确地鉴定出转基因猪.DNA印迹分析结果表明,43头待检仔猪中有6头呈外源基因整合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