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移栽稻田杂草不同防除方式药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水稻移栽前土壤封闭处理和移栽后茎叶喷雾处理,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对移栽水稻安全性.[结果]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75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500 g/L丙草胺乳油525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和60%丁草胺乳油126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在水稻移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0 d后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9%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仅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36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45 d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达到100%,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1%以上.[结论]针对稻田扁秆藨草、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500 g/L丙草胺乳油或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或60%丁草胺乳油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进行土壤处理,且20 d后选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若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针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衣剂配方对新疆棉花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及对种子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好、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棉花立枯病防效高的自制种衣剂配方。[方法]通过室内离体平皿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率和室内种子包衣生测法及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防效。[结果]在20种自制种衣剂中,M1、M11、M13、M14、M17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79.4、130.2、470.2、350.4、152.9 mg/L,经M1包衣处理后的棉种种子活力最高,M1的发芽势、发芽率、根冠比均最高,较CK1(市售)分别增加了5.08%、3.62%、28.89%;较CK2(不包衣处理)分别增加了24.63%、26.13%、68.59%,防效达72.75%,较CK1(市售)增加6.58%;其次是M11,发芽势、发芽率、根冠比较CK1(市售)无显著差异,较CK2(不包衣处理)分别增加了14.58%、18.19%、47.91%。[结论]M1种衣剂配方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安全性好,防效高,其次是M11种衣剂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对脐腹小蠹取食和繁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脐腹小蠹是新疆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研究不同寄主对脐腹小蠹取食和繁殖的影响可为脐腹小蠹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田间诱集试验表明,脐腹小蠹为害‘赛买提'杏、扁桃和新疆桃,不为害垂柳和沙枣,在春榆上也诱集到少量成虫,但其数量显著低于‘赛买提'杏、扁桃和新疆桃。室内饲养研究表明,‘赛买提'杏、扁桃和春榆上均有脐腹小蠹取食为害,其中‘赛买提'杏上脐腹小蠹子代数量最多,成虫蛀道长度最长,侵入孔数最多,与扁桃和春榆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脐腹小蠹在‘赛买提'杏、扁桃、新疆桃、春榆上均可完成发育,但在4种寄主上的子代数量以及对4种寄主的为害程度不同,‘赛买提'杏是脐腹小蠹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寄主,其次是扁桃、新疆桃,脐腹小蠹也可为害春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增效剂对噻虫嗪防治棉蚜的减量增效作用
《农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添加7种增效剂后减量用药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筛选农药减施增效产品.[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噻虫嗪WG为150 g/hm2(均为制剂用量)时虫口减退率为69.09%~96.89%,防治效果为31.82%~81.09%;25%噻虫嗪WG减少15~45 g/hm2时,添加7种增效剂后的虫口减退率为66.75%~98.82%,防治效果为26.31%~ 95.50%.[结论]防治棉蚜效果相当情况下,添加激健、安融乐增效剂可使25%噻虫嗪WG分别减少10% ~ 20%、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要水稻生产区稻瘟病发生与降雨之间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水稻种植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2016、2017年连续两年调查温宿县、莎车县、察布查尔县、乌鲁木齐市等新疆水稻主要种植区叶瘟病和穗颈瘟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稻瘟病发生情况不同,同一水稻种植区域不同地块稻瘟病发生情况也不同;2016年叶瘟病发病程度为莎车县>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穗颈瘟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2017年叶瘟病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莎车县>察布查尔县,穗颈瘟发病程度为温宿县>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水稻叶瘟病和穗颈瘟的发生危害与降雨时间和降雨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新疆水稻主要种植区均有稻瘟病的发生,其中正播水稻温宿县叶瘟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为害均重于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与降水时间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发生情况与降水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旱突变体edt1抗旱机制的初步解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玉米抗旱新品种,并进一步探究玉米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田间抗旱筛选得到的抗旱突变体edt1,分别进行中度和重度2种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edt1的净光合速率(P_n)显著高于野生型‘郑58’,PSII基因psb A、lhcb3和lhcb4的表达与‘郑58’相比显著增强;在重度干旱胁迫下,edt1的质膜受损程度较轻,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活性氧清除均显著高于‘郑58’,抗氧化酶活基因Mn-sod3、apx、cat2及cat3的表达较‘郑58’中均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说明,干旱胁迫下,edt1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与活性氧清除能力,这与PSII反应中心、捕光复合体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技术供需类型、科技推广主体供需、技术供需认知。【结果】各类农业推广技术供需重点基本一致;推广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推广主体在供需匹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农技推广机构作用亟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渠道手段较为集中,不能很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结论】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中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建立农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技术供给主体之间协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测定葡萄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葡萄样品经过微波消解之后,稀释,然后用ICP-MS检测其铅含量,外标法定量,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估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大小,确定对总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置信概率为95%,取包含因子k=2,ICP-MS法测定葡萄中铅含量结果报告为X=(16.80±1.00)μg/kg;铅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回收率产生不确定度和铅溶液浓度所产生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葡萄 铅 不确定度 微波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蒺藜苜蓿、天蓝苜蓿、金花菜基因组SNP穿梭标记开发
《草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蒺藜苜蓿是继拟南芥和水稻之后又一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利用蒺藜苜蓿的基因组序列,开发出可以在其他豆科植物上应用的分子标记,即穿梭标记,已成为缺乏基因组信息或基因组复杂的豆科植物基因组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天蓝苜蓿和金花菜是我国最重要的两种一年生苜蓿,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标记,这两种苜蓿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很少。SLAF-seq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准确性、成本低、周期短的优点,已在众多物种的全基因组SNP标记开发上得到应用。本研究通过SLAF-seq技术对12份蒺藜苜蓿、天蓝苜蓿和金花菜材料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得到28.04×10~6个读长的测序数据,276432个高质量的SLAF标签,其中58748个SLAF标签为多态性标签,平均测序深度为17.44。在58748个多态性SLAF标签中,共检测出次要基因型频率(MAF)大于0.05的SNP标记189133个。本研究开发出的SNP标记可用于一年生苜蓿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等的研究,其种间穿梭的特性可为苜蓿属种间基因组排列顺序、系统进化关系、比较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衣剂对番茄苗期两种病害的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天粉2号"为试材,采用番茄6号、7号、8号、9号、10号种衣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不同种衣剂对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效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番茄生产的种衣剂,为番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鲜干质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明显。各包衣处理能够有效防治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为71.51%~84.38%和72.03%~84.73%;番茄9号种衣剂对立枯病防效最好,为84.38%;番茄10号种衣剂对猝倒病防效最好,为84.73%。各包衣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番茄产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较对照增产最显著,667m~2产量为13.1t。综合各指标,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