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青贮饲料制备技术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青贮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保存方式,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干草制品相比,青贮饲料具有材料来源广、制作方便、储存时间长、适口性好、动物采食率与消化率高、营养成分流失少、营养品质高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冬春季节草畜供需矛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青贮技术如青贮原料的种类、制备技术、营养成分与发酵特性等影响因素均会直接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因此,文章综述了青贮原料制备技术及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为促进青贮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制备技术 发酵品质 饲料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变化规律,该研究以新大豆8号为试材,探讨了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鼓粒前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和成熟期)百粒重、灰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异黄酮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4个生长发育阶段籽粒内部的关键代谢产物进行定性表征,研究其关键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前期营养品质指标含量变化规律及阶段显著差异代谢物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长发育的推进,大豆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逐步上升,而百粒重、可溶性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及异黄酮总含量在鼓粒后期达到峰值,到成熟期时含量均有显著下降。代谢组学结果表明,4个生长发育阶段共鉴定出了1 397种代谢物,其中172种为极显著差异代谢物(投影变量重要性值>1.5,P<0.01,|log2(FC)|>0.1)。该研究发现鼓粒前期和成熟期2组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类黄酮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为主要通路,并据此绘制了代谢通路图。这些结果旨在阐明新大豆8号不同生长发育期差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深入研究新大豆8号品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新大豆8号 营养品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差异物 代谢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授粉生物学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授粉生物学的影响,为确定轮台小白杏的人工辅助授粉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情况下,采用人工定时调查的方法初步明确轮台小白杏开花进程,并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了解花后不同时间段花朵柱头的可授性,探明人工辅助授粉对轮台小白杏坐果率的影响。结合2024年田间实测温度及历年花期温度数据,在室内模拟轮台小白杏开花时的环境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对轮台小白杏柱头可授性和授粉品种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轮台小白杏从开花5%到开花50%耗时为10 h,而从开花5%到开花90%仅耗时22 h;1 d中,轮台小白杏的集中开放时段为10:00—16:00,在花后2~3 h具有强可授性。室内模拟试验表明,高温或低温都会降低柱头的可授性,18/22℃时,轮台小白杏的柱头强可授期相对较长,低温使强可授性延迟出现,而高温会缩短柱头可授期。18~22℃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其中22℃为最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温度。人工辅助授粉试验表明,使用苏勒坦杏授粉后可将轮台小白杏坐果率提高至62.28%。【结论】轮台小白杏开花速度快且集中,田间柱头强可授期短,即最佳授粉窗口期短,但适宜温度有利于维持柱头强可授性。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显著提高轮台小白杏坐果率,但需要研发一种高效快速的授粉技术,以确保在有限的可授期内完成授粉。

关键词: 轮台小白杏 授粉生物学 柱头可授性 杂交亲和性 花粉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糖甜瓜样本同位素分析稳定性评估及产地溯源研究

核农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识别新疆、广西、海南3个产区甜瓜。结果表明,存储期内瓜肉组织样本δ2H和δ18O值变化明显,瓜皮和瓜籽样本δ2H和δ18O值较为稳定,主要是由于瓜肉样本含糖量高、易吸湿;PLS-DA通过瓜皮和瓜籽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高达100%,能够满足产地溯源的精度要求;PLS-DA模型通过瓜肉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分别为95.5%、90.0%、62.5%,判别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足以实现3个省区的产地溯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甜瓜及类似高糖含量瓜果的产地溯源提供新思路,为促进优质特色瓜果产业发展及提升地理标志价值、保护产品品牌信誉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糖甜瓜 稳定同位素分析 稳定性评估 产地溯源 PLS-DA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C-IMS研究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对赛买提切分杏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护色预处理(热烫处理、蒸汽处理、微波处理、浸硫处理)和热风干燥温度(40、50、60℃)对赛买提切分杏和杏皮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赛买提杏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分别以无处理新鲜赛买提切分杏和自然晒干的杏皮为对照,分析护色预处理对赛买提切分杏及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对杏皮中风味物质的影响。GC-IMS在预处理切分杏及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杏皮中分别检测出51和78种风味物质,从4种预处理赛买提切分杏中筛选8种特征标志性差异物,包括4-庚烯醇、3-羟基-2-丁酮、己腈、二甲基二硫、丙醛、异丙烯基丙酮、糠醛和2-庚醇。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杏皮中分别筛选出15、16、13和14种特征标志物,其中共有的特征标志物有5种,3-甲基戊酸、异丁酸乙酯、3-甲基-3-丁烯-1-醇、4-烯丙基苯甲醚和异戊醛为杏皮共有的特征标志物。浸硫处理切分杏和50℃蒸气处理杏皮中检测出的风味物质更为丰富。

关键词: 赛买提切分杏 预处理 热风干燥 气相-离子迁移谱法(GC-IMS)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春麦区试品种稳定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时期性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不同环境对不同性状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方差分析、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7—2019年春麦西北水地组区域试验数据中的15个品种(系)在16个区试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G5、G13、G12、G11表现出较好的高产稳产特性,品种(系)G4和G15、G7和G8互作效应强、对环境敏感。

关键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春小麦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红花病害的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摘要:为了明确导致新疆地区红花(Garthamus tinctorius)病害的致病菌类型,以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和塔城地区裕民县采集的红花病样为材料,依据柯赫氏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8株分离物,其中,2株鉴定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4株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1株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1株鉴定为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采用茎秆针刺法和伤根接种法,对分离物分别进行回接鉴定,确定了除芽枝状枝孢菌外其余7株分离物均可侵染红花,导致发病。其中,大丽轮枝菌引起红花黄萎病,链格孢菌引起红花黑斑病,茄病镰刀菌引起红花根腐病。对红花致病菌的鉴定不仅可以丰富病害名录,同时还为红花病害的防控奠定基础。

关键词: 红花病害 柯赫氏法则 大丽轮枝菌 链格孢 茄病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潜叶蛾在新疆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措施

新疆农垦科技 2025

摘要:2017年8月,我国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番茄潜叶蛾,随后其快速扩散至南疆、东疆多地。本文结合新疆番茄潜叶蛾发生情况,总结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为全区番茄潜叶蛾监测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特点 综合防控 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硫熏蒸激活硫代谢维持'木纳格'葡萄采后品质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硫化氢(H2S)是硫代谢中的重要产物,为探讨硫代谢在二氧化硫(SO2)维持鲜食葡萄采后品质中的作用,以及H2S在此过程中的潜在功能,以‘木纳格’葡萄为试材,分别使用500?μL/L?SO2和0.5?mmol/L?H2S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AG)结合SO2处理。PAG于采摘前24 h喷洒,对照组使用蒸馏水处理。果实在(0±1)℃、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贮藏,每10 d测定硬度、落粒率、腐烂率、硫代谢物质含量、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2处理能够维持果实硬度,抑制落粒率和腐烂率的上升。贮藏结束时,SO2处理组果实硬度比对照组高36.9%,落粒率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组低70.5%和83.7%。同时,SO2促进了硫代谢物质SO32-、H2S、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积累,通过上调硫代谢途径相关编码基因表达提高了亚硫酸盐还原酶、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O-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和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胱硫醚β-合酶和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的活性。上述结果说明SO2对硫代谢具有积极的正调控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SO32-、H2S和GSH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落粒率和腐烂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AG结合SO2处理通过抑制H2S的合成减弱了SO2对于硫代谢的调控,进而降低SO2的保鲜效果。综上所述,SO2能够通过增强硫代谢水平有效维持葡萄采后品质。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硫代谢 硫化氢 葡萄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下新疆棉花单产提升面临问题与途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花生产正由高生产资料投入向绿色、高效、轻简化转型,对新疆棉花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与优劣条件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新疆棉花生产现状,探寻生产中提升单产的方法与途径,为单产提升提出建议对策。本文从资源条件、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近几年新疆棉花绿色高效生产现状,发现化肥利用率接近40%,膜下滴灌面积超过186万hm2,农田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5%,自育品种全疆占有率达90%以上,棉农人均管理面积可达20hm2,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和管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但也面临滴灌体系和技术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肥、药、膜投入量依旧过大,技术落实不到位且与区域需求匹配度差,棉农环境友好理念不足等问题。因此,既要保持绿色高效又要提升单产十分困难。建议通过改良滴灌系统,并改进技术模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塑造优异群体以促进产量提升;优化肥、药、膜投入,合理施肥,防止农药滥用,加大残膜治理,以资源环境改善支撑产量提升;促进技术落实到位并与区域需求匹配,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改变管理措施及其观念来保障产量的可持续提升。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区域特点和规模化优势,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在生产细节中完善、改进、融合创新技术,通过绿色高效植棉,促进新疆棉区经济和生态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绿色高效 单产提升 途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