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Ⅰ)

中国棉花 2024

摘要: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 595.8万t(15 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29.14 mm、断裂比强度(比强度)28.49 cN·tex-1、马克隆值4.60;不同生态亚区存在明显差异。7年平均,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10 mm、比强度28.12 cN·tex-1、马克隆值4.65;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20 mm、比强度28.93 cN·tex-1、马克隆值4.54;东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8.98 mm、比强度28.37 cN·tex-1、马克隆值4.59。与南疆亚区的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相比,北疆亚区的纤维长度长0.10 mm,比强度高0.81 cN·tex-1,马克隆值低0.11;东疆亚区的纤维长度短0.12 mm,比强度高0.25 cN·tex-1。二是明确了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状况。7年间,新疆高品质原棉公检总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为24.5%,变幅为8.0%~33.3%;新疆机采高品质原棉占机采原棉总公检量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32.5%,变幅为8.7%~48.0%。各亚区高品质原棉加权占比,北疆为36.7%,南疆为13.6%,东疆为23.6%,由此可见新疆以南疆亚区高品质原棉的占比为最低,东疆次之,北疆最高。结果表明,新疆绿洲高品质原棉占比偏低,且变幅大,表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高品质原棉占比差异大,稳定性差,但提升潜力大。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机械化采收进程,但也对高品质原棉的生产有负面影响,2021年和2022年总体上品质呈现恢复态势,一些年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品质原棉占比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45%左右的目标。三是明确了高品质棉花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发展棉花科技、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供给能力和建设棉花强国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 马克隆值 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ite Space对马铃薯面制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食品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2004—2023年间国内外马铃薯面制品研究领域的趋势与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及数据库平台对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314篇中文文献和61篇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载文期刊、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马铃薯面制品相关研究在近10年前开始发展活跃;《食品工业科技》和《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分别是两个数据库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任广跃、李淑荣、刘永翔、李宏军、刘颖、木泰华和孙红男等作者是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贡献者;各种马铃薯面制品的加工工艺以及采用改良剂进行马铃薯面制品品质的改善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基本一致,但研究进展和关注焦点略有差异,中文研究更专注于加工工艺和品质优化,而英文研究则进一步探索马铃薯面制品的功能性。

关键词: 马铃薯面制品 CiteSpace 可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和油菜幼苗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钝化效应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和油菜幼苗对南疆地区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修复技术,以黄油菜、黑油菜和印度芥菜为供试材料,设置生物炭添加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T0)、2%(T2)、4%(T4)、6%(T6)、8%(T8)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Cd形态、幼苗生物量和Cd在各部位富集转运,研究添加生物炭对Cd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油菜生物量(干重)均显著提升;同时活性较高的可交换态Cd的含量逐渐降低,不易被作物吸收的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有机质及硫化物Cd含量逐渐上升;当土壤Cd含量一定时,Cd活性指数逐渐降低,T8处理的钝化效果最显著;生物炭有效降低油菜根部Cd的富集系数和地上部转运系数,8%的生物炭施用量效果最佳.在不同生物炭处理下,黄油菜土壤pH、有机质含量、油菜生物量及Cd的形态变化、根富集系数、地上部转运系数的响应效果最佳.总体来看,8%的生物炭施用量的钝化效果和油菜生长特性最佳,且黄油菜对生物炭处理的响应效果最好.通过添加生物炭,可有效缓解南疆地区重金属Cd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为南疆地区油菜栽培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生物炭 油菜 土壤重金属Cd 钝化效果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讨不同磷水平对北疆灰漠土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施磷量和深入了解当前棉田肥力及棉花生产状况提供实践指导.以"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已进行了5a的棉田土壤磷素肥力演替特征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化肥磷减施25%、化肥磷增施25%、化肥磷增施50%处理的土壤化学性质、磷素有效性特征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土壤养分含量.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幅分别在3.0%~16.10%、29.20%~111.77%、70.10%~72.10%之间,各速效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 2.12、1.53、22.85 mg·kg-1.全氮、全磷、全钾增幅分别在21.10%~35.10%、1.60%~54.0%、9.30%~10.90%之间,各全量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0.03、0.06、0.41 g·kg-1.施磷150 kg·hm-2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活化能力均显著最强,磷活化系数达2.13%,有效促进了土壤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含量均在施磷150 kg·hm-2时显著提升,增幅均在11.86%~36.50%之间,有机质年均增长0.33 g·kg-1左右,由于受北疆石灰性土壤自然特性和气候条件限制,结合碳氮磷比表明土壤有机质处于缺乏状态.对土壤pH和总盐分别呈下降和提升的趋势,范围分别在7.91~8.05和1.55~1.85 g·kg-1之间,但效应均不显著.连续5a施磷150 kg·hm-2,能在确保棉株整个生育时期养分需求的同时节约磷肥用量且对棉花增产效果最佳,籽棉产量可达4658 kg·hm-2,与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相比,分别显著增产16.83%、15.01%、11.63%.本研究综合土壤养分、肥料投入、棉花产量指标,得出在北疆灰漠土棉田施磷150 kg·hm-2较为可行.

关键词: 棉花 磷梯度 土壤化学性质 碳氮磷比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业工程 2024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许多耕地存在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且干旱缺水的问题,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田残膜污染。基于新疆农田残膜污染程度调研数据,总结了新疆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装备的优势和缺点,针对新疆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为新疆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残膜 机械化回收 残膜回收机 污染治理 农用薄膜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陆地棉品种脱叶性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30个陆地棉品种脱叶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明确脱叶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对脱叶率及挂枝率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脱叶性及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研究结果发现脱叶率与株高、始节高、始节数存在正相关,总叶片数与脱叶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脱叶率存在负相关,有效果枝数与脱叶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挂枝率、叶绿素SPAD值与脱叶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结果显示除脱叶率、挂枝率性状外,总叶片数、有效果枝数shows叶绿素SPAD值可作为评价品种脱叶能力性状的关键参考性状.参试陆地棉品种脱叶率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综合脱叶性状较好的3个品种,包括'新陆中14'、'新陆中15'、'新陆中40'.本研究为适用于机械采收的棉花脱叶性种质资源创制及脱叶性状指标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陆地棉 脱叶性状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代背景下新疆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高效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是保障和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文章在进行典型农业科研院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新疆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现状,查找出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做法,对新疆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创新机制、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协同转化机制、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以风险防范为导向的政策服务保障机制和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以进一步完善新疆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运行体系,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 体制机制 优化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与配套助剂使用配比研究

新疆农垦科技 2024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极飞P30四旋翼电动植保无人机(UAV)(以下简称极飞P30)喷施棉花脱叶剂“瑞脱龙”,研究了瑞脱龙与配套专用助剂4种配比处理对棉花的脱叶率、吐絮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瑞脱龙与专用助剂配比为1∶1时,20 d后棉花的脱叶效果和吐絮效果较其他处理最好。且与对照相比对棉花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等主要指标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棉花 脱叶剂 助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1-2022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长绒棉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中国棉花 2024

摘要:为掌握新疆阿克苏地区长绒棉纤维品质变化特征,依据公证检验的数据,分析了2021―2022年当地长绒棉纤维品级、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长度整齐度指数5项指标。结果表明,2年平均白棉品级占比以2级最高(49.95%),3级其次(47.48%);2022年白棉1级占比同比增加1.43百分点,2级占比减少18.93百分点,3级占比增加17.8百分点;2022年白棉平均品级为2.57,同比增0.16。长度级占比以37 mm级最高(33.37%),38 mm级其次(24.16%);2022年37 mm级及以上占比同比减少8.2百分点,长度略低0.24 mm。2年平均断裂比强度以“中等”档(37~<41 cN·tex-1)占比最高(41.85%),“强”档(41~<43 cN·tex-1)占比其次(30.49%),“很强”档(≥43 cN·tex-1)占比再次(24.45%);2022年“中等”档占比同比增加8.94百分点,“很强”档占比同比减少8.1百分点;2年断裂比强度平均值均较高,但年际差异不大。2年平均马克隆值以B2级占比最高(78.84%),A级其次(18.945%);2022年马克隆值A级同比减少3.17百分点,B2级增加6.10百分点,C2级减少2.91百分点,但2年间马克隆值平均值的差距很小。2年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占比以“很高”级最高(79.56%),“高”级其次(20.0%);2022年长度整齐度指数“很高”级同比增加6.49百分点,“高”级同比减少5.99百分点,但2年长度整齐度指数平均值变化不大。总体而言,阿克苏地区2021年、2022年长绒棉纤维品质差异不大。

关键词: 新疆阿克苏地区 长绒棉 纤维品质 品质指标 品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新疆本土高粱(Sorghum)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并筛选萌发期有效抗旱指标,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07份高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高粱萌发相关的10个指标进行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高粱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高粱的各萌发指标均受到影响.其中,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最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328%,分别反映高粱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萌发及发育情况.根据综合得分将207份种质划分为5类,即高度抗旱种质12份、抗旱种质28份、中等抗旱种质87份、干旱敏感种质64份和高度敏感种质16份.筛选出高粱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为相对芽鲜重、萌发抗旱指数、相对干物质转运率,建立了可准确评估高粱萌发期抗旱性的回归方程,为高粱萌发期抗旱性种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粱种质 干旱胁迫 主成分分析 萌发期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