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麻种子与开唇兰小菇共生萌发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一种名贵中药.其种子需依赖紫箕小菇(Mycena osmundicola)等真菌提供营养才能萌发.1994年我们发现分离自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亦可促进天麻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共生培养24d时,发芽率就可达39.7%.电镜观察表明,真菌菌丝主要分布于原球茎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菌丝结,内皮层细胞中的菌丝则被消化.原球茎细胞中的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和原球茎细胞质膜包围而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菌丝进一步液泡化并最终被水解.含有衰败菌丝的原球茎细胞常被菌丝重新定殖.这一菌丝被消化及菌丝的重新定殖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不断重复发生.


龙眼嫁接不亲和现象研究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龙眼嫁接不亲和现象研究初报*张梅初华有群(广东省湛江市科委524043)(广东省湛江市果树研究所)罗文烈胡继胜(广东省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龙眼嫁接不亲和现象较严重,这对龙眼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此,我们对其症状、...


天麻/兰小菇共生萌发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定位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摘要:应用酶定位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对天麻Gastrodiaelata种子与其菌根真菌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共生萌发形成原球茎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皮层菌丝结细胞和内皮层消化细胞均可释放水解酶消化侵入的菌丝。但菌丝结细胞不形成含酶小泡,对菌丝的消化作用相对较弱,其内分布的菌丝的部分解体,一方面是被菌丝结细胞分泌的水解酶水解,另一方面是菌丝本身自溶。内皮层消化细胞可形成大量的含酶小泡围绕在菌丝周围,相互愈合并与包围菌丝的原球茎细胞质膜融合,释放水解酶参与对菌丝的消化。天麻原球茎细胞与侵入的菌丝相互接触的界面上有强烈的酶反应,说明该界面参与了二者间的物质交换。


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 促进我院校基础研究发展
《热带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提高我院校学术水平、促进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总结我院校科学基金管理的积极做法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新形势下加强我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措施


建立科、农、工、贸、旅综合型科研所探讨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建立科、农、工、贸、旅综合型科研所的基本思路、模型、特征、成效,及推进其良好运转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研所,科技体制,模型,运转


天然橡胶面临跨世纪挑战──赴泰、马考察报告
《热带作物研究 》 1998
摘要:介绍了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生产、科研和市场情况,分析了世界天然橡胶发展趋势,指出天然橡胶业要在21世纪再创辉煌,必须引入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稻瘟病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以PCR为基础结合cDNA文库构建,分两段克隆稻瘟病菌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pd),分别测序、合并,获得该基因编码区全部1011bp的核苷酸序列,可以编码336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TAA。该序列与其它12种丝状真菌的已知gpd基因序列有着高度的同源性。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1.4%~86.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4.6%~863%。尤其在酶的活性功能区,不同丝状真菌间有着近100%的同源性。稻瘟病菌gpd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 序列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