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铜、锌、铅和镉复合污染对番茄生长和重金属累积规律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铜、锌、铅和镉复合污染对番茄生长和重金属累积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加入铜、锌、铅和镉含量的增加,番茄根中铜、锌、铅和镉的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茎叶中锌和镉的含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铜和铅的含量增加幅度不大,果实中铜、锌、铅和镉的含量增加幅度也不大。番茄茎叶铜、锌、铅和镉的吸收量远远大于果实和根系的吸收量。当土壤加入铜、锌、铅和镉含量较高时,茎叶铜和铅的吸收量随生物量下降而降低。番茄茎叶铜、锌和铅的吸收量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番茄茎叶镉的吸收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呈一直上升的趋势。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果实中的铜、锌、铅和镉的吸收量变化不明显,根中铜和铅的吸收量呈一直增加的趋势,而锌和镉的吸收量变化幅度不大。在同一土壤重金属处理条件下,番茄各部位对铜、锌、铅和镉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镉>锌>铜>铅。相同土壤重金属处理条件下,番茄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顺序为根>茎叶>果实。

关键词: 复合污染 番茄 生长 重金属 累积 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厌氧情况下从牛胃里提取的厌氧菌种——肺炎克氏杆菌,在用蔗糖作为诱导物质的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和pH值,在自行研发制造的厌氧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氢气。结果表明,该细菌不仅有产氢能力,还能在反应器中吸附的活性炭上形成白色细菌颗粒。当细菌颗粒形成之后,在保持液压恒定的情况下,反应进行3 d之后,细菌会在蔗糖的诱导作用下,利用甜高粱秸秆产生氢气。肺炎克氏杆菌的最佳生长代时为10 h,产氢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和6.0。反应过程中液压恒定时间由9.3 h维持14 d之后降低为4.6 h,试验证明,细菌利用甜高粱秸秆阶段的氢气产量明显高于直接利用蔗糖阶段的氢气产量,整个实验过程中氢气含量最高达到28%。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反应器 颗粒 高粱秸秆 产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三公"经费监督体系初探

会计之友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规模不断增长.文章针对科研管理中的"三公"经费支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构建农业科研单位"三公"经费监督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三公"经费 监督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谷子单产水平变化与成因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49-2010年河北省谷子、小麦、玉米单产数据和2002年-2009年河北省138个县的谷子、小麦、玉米单产与面积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谷子单产的时空变化及与小麦、玉米单产的差距。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谷子单产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与小麦、玉米单产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看,2002-2009年各县的谷子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差异比较显著。单产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区,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原区单产较低。谷子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谷子由主粮作物变为了调剂粮食作物,播种区域逐步被挤压到丘陵旱地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进步水平低、病虫草鸟危害严重等。提高谷子单产水平应加强谷子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谷子科技水平和深加工水平,大力引导小米消费,研制适宜各类消费人群的产品。

关键词: 河北省 谷子单产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单958’与‘先玉335’黄淮海北部物候期特点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时掌握夏玉米在黄淮海北部生长发育进程,综合评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调查分析了‘郑单958’与‘先玉335’在北纬37°53'、东经115°42'的物候期、气象因素、叶片展开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产量性状。夏播玉米‘郑单958’与先玉335播种后6天出苗,生育期间为111天,灌浆期持续66天,叶片展开速率和灌浆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收获前6天时间(10月5—11日),‘郑单958’与‘先玉335’产量贡献率分别达6.61%和4.20%。黄淮海区域属于一年两熟种植模式,黄淮海北部夏玉米一般不能达到完熟收获。选用中早熟品种,及早抢播、适时晚收,保证玉米充足的有效积温和授粉后充足的灌浆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郑单958’ ‘先玉335’ 物候期 叶片展开速率 灌浆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夏玉米群体结构和氮肥利用情况,探索节肥、高产、高效的夏玉米氮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等氮量下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均追施氮肥处理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增产101 kg/hm2.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LAI,使LAI峰值从吐丝期后移至灌浆期.施氮肥可增加夏玉米SPAD值,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吐丝期追施氮肥可提高株高、茎粗、穗位高.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32.3%、60.9%;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适当后移分别提高10.5%、1.3%.吐丝期施氮增加夏玉米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减少子粒的氮素积累,导致氮收获指数下降.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磷推荐有机肥70 kg/hm2,每季追施氮肥213 kg/hm2,或以氮推荐有机肥400 kg/hm2,每季追施氮肥113 kg/hm2为设施番茄高产优质有机无机养分管理模式。

关键词: 以氮磷推荐有机肥 有机无机调控 干物质 产量 品质 温室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棉花纤维品质相关QTL评价海陆渐渗品种品质初探

棉花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第7、13、25号染色体上纤维品质相关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密集分布区间的48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对48份棉花种质进行多态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材料中3对SSR引物具有陆海差异多态性,相关分析表明3个优质基因SSR位点与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达到极显著相关.通过与海岛棉带型比对、追踪,从分子水平上明确了这些品种中来源于海岛棉渐渗于陆地棉的优异基因区段,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QTL 海陆渐渗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大黑鳃金龟丝氨酸羧肽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达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氨酸羧肽酶(Serine carboxypeptidases,SCPs)是一类在酸性pH环境下参与多肽和蛋白质的加工、修饰与降解等多个重要环节的真核生物蛋白水解酶。根据华北大黑鳃金龟丝氨酸羧肽酶(HoSCP)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hoscp基因并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b和pPIC9K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实现了其在原核以及真核体系中的表达。结果显示,HoSCP在原核细胞及酵母细胞中均能稳定表达50 kDa的特异蛋白。HoSCP的成功表达为其在华北大黑鳃金龟体内的活性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华北大黑鳃金龟 丝氨酸羧肽酶 HoSCP 原核表达系统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6月10日、6月12日、6月14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20日)配合6个收获期(10月4日、9月28日、10月10日、9月25日、10月7日、10月1日)对郑单958和浚单20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与高光利用率,同时得到早播及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迟播可明显缩短13叶展至吐丝期生长时间,平均播期每推迟1 d,播种至吐丝期的时间平均缩短0.4 d;13叶展和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与播期关系密切,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推迟播期和收获期均可明显降低叶面积指数;较迟播,早播(前3个播期)具有前期物质生产量高、后期转化率高的特点;光能利用率(RUE)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为生育期较长处理光能利用率较高;郑单958具有较高光能转化效率;播期与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影响均很显著,播期的影响大于收获期,早播期+晚收获期处理(第1,3播期)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显著较高;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196.5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97.5kg/hm2。迟播使吐丝前光能利用减少,影响前期的物质生产,即使生育期适当延长,仍不能弥补前期生长不足造成的产量损失;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与品种的最佳组合为6月10-14日播种10月4-7日收获的郑单958。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干物质量 光能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