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豇豆新品种——盐豇9901

长江蔬菜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辣椒疫病的病因和综合防治

上海农业科技 2004

摘要: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1918年美国新墨西哥洲首先发现辣椒疫病,之后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在中国,辣椒疫病几乎各地都有分布。近几年我市保护地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十万亩,因多年连作,辣椒疫病发生特别严重,使产量损失20-30%,高的可达8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4

摘要: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其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的存在问题,认为发展植物源杀菌剂前景光明,提出了发展植物源杀菌剂的对策、方向与侧重点。

关键词: 植物源抑菌成分 结构类型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在水分胁迫的前期 ,抗氧化系统中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 ,SOD活性略有下降 ,而POD和CAT的活性则快速上升 ;AsA和GSH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大幅增加。O- ·2 的产生速率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很可能是整个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 ,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继续加剧 ,整个防御体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三大保护酶的活性都大幅度下降 ,而AsA和GSH的含量则快速上升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减少 ,O- ·2 的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这表明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单一保护成分不足以抵抗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杂交稻 两优培九 保护酶 抗氧化剂 活性氧 M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90 %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8%乐斯本乳油、5 %锐劲特胶悬剂、2 0 %三唑磷乳油、3 0 %吡·唑磷乳油 (稻欣 )、2 0 .2 %阿维·唑磷乳油 (稻卫 )、5 0 %敌·毒乳油 (赛利 )等 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 4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 ,以锐劲特防治效果最好 ;阿维·唑磷、吡·唑磷、三唑磷次之。建议在 4代稻纵卷叶螟 1~ 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

关键词: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虫害怎样防

农技服务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苗甘蓝型油菜金黄一号性状特点及其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用特异种质黄苗寒青小白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 ,得到黄苗甘蓝型油菜新品系金黄一号。经测定 ,黄苗性状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能稳定地遗传表达。通过在甘蓝型油菜优势育种中应用黄苗遗传标记性状 ,可在苗期准确地鉴定杂种纯度和剔除伪杂种株 ,使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油菜新品系 遗传标记性状 黄苗 优势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间套作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式

江西棉花 2004

摘要:充分利用棉花前期苗小 ,对土地和气候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特点 ,因地制宜 ,搞好间套作 ,是提高棉农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棉花间套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形式

关键词: 棉花 间套作 原则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效果

江西棉花 2004

摘要:针对 1 991年以来江苏沿海农区棉铃虫连年暴发成灾的现状 ,在重点研究棉铃虫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措施的前提下 ,引进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棉铃虫性信息素等先进技术 ,并且与传统技术进行了整合组装。经过 1 0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对改进和提高当地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 ,保护棉花生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江苏沿海农区 棉铃虫 综合治理 效果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草净防除番茄田杂草试验

当代蔬菜 2004

关键词: 番茄田杂草 菜草净 除草剂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