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喷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玉米全生育期喷灌7次、5次和3次处理,研究不同喷灌处理对玉米生育期叶面积、光合势、光合强度、子粒增长量及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玉米适宜的喷灌指标、喷灌时期及次数,确定了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喷灌技术措施。

关键词: 玉米 喷灌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以先玉335和雷奥150产量最高,分别为12 600.0 kg/hm2和12 448.8 kg/hm2;先玉335和雷奥150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13个供试品种。在每公顷种植密度6.00万~6.21万株的情况下,以先玉335和雷奥150单产最高;在每公顷种植密度5.04万~5.5万株,以长单529、吉单536和吉单275的单产最高。

关键词: 湿润冷凉区 玉米 中熟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

土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东北黑土区长期免耕(no tillage,NT)和翻耕(moldboardtillage,MT)制度下土壤切片中的孔隙信息,然后应用矩方法研究了两种耕作制度下土壤孔隙结构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免耕降低了表层(0~5 cm)大孔隙度(>500μm),但是提高了10~15 cm和20~25 cm深度的孔隙度和大孔隙度。土壤孔隙结构在64~1 024像素尺度上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广义维(Dq)和多重分形谱(f(α))及相关参数能够反映切片中孔隙结构的特征。表层土壤孔隙多重分形谱明显右偏,随深度增加趋于对称。在同一深度下,免耕处理的Δα(α-10-α10)和ΔD(D-10-D10)均大于翻耕处理,免耕处理增加了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尤其是10~15 cm和20~25 cm深度下的孔隙结构。

关键词: 土壤耕作 多重分形 土壤孔隙结构 土壤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研究其单产的变化对确保吉林省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以1984~2007年主要农业生产条件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对单产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灌溉比例、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农机动力、成灾比例等4个因素对粮食单产水平的解释力达87.9%。其中灌溉比例、化肥施用量、减少成灾比例对单产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而增加机械动力减少了粮食产量,对此,我们需要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单产 影响因素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辽黑猪L-FABP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2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T和TT三种基因型;测序发现在1 760 bp处存在T→A的碱基突变,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该位点的多态性对松辽黑猪的大理石纹和IMF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大理石纹为AA型显著高于TT型(P<0.05),AT型与AA型,AT型与TT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IMF含量为AA型和AT型显著高于TT型(P<0.05),AA型和AT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肉质性状的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推断L-FABP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是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关键词: 松辽黑猪 L-FABP基因 PCR-SSCP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密度进行超高产春玉米品种光合生产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叶绿素含量在8月17日时最高,8月3日次之,9月30日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7月30日前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增加,8月21日之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下降趋势;生育后期随着种植密度加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超高产 光合生产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兼业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了兼业农户产生的原因: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促使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环境、促使农户保留土地的二元体制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兼业农户理性经济人行为下的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的矛盾,提出了协调矛盾的相应对策: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兼业农户 理性经济人 农业比较利益 二元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体不同剂量处理花生种子对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对等离子体不同剂量处理花生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花生种子明显提高苗期的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下针期株高和下针率;各处理皆比对照处理增产增效,增幅为314~596 kg.hm-2,增幅达5.4%~15.5%;增值1 439~4 169元.hm-2。其中处理3的增产、增幅、增值都最高,分别为596 kg.hm-2、15.5%和4 169元.hm-2。表明处理3为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显著,为最佳剂量。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花生 产量 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建成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充实期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长城799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3,5,7,10,15,20,25,30,35,40,45,50,55,60 d取果穗中部籽粒,观测胚乳细胞数目、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籽粒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动态,并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灌浆期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灌浆期的延长,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胚乳细胞数在授粉后20 d基本稳定。胚乳细胞数与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和灌浆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充实期的生理状态影响着籽粒灌浆,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在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时间因品种而异,紧凑型玉米酶活性最高点出现时间要晚于平展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数与这两种酶活性均呈显著相关。【结论】玉米籽粒中胚乳细胞数与胚乳细胞的充实状态、籽粒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要提高玉米产量,应在灌浆前期提高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和灌浆速率,保证光合产物快速充分地运送到籽粒中去,使籽粒淀粉积累达到最佳状态,进而达到高产。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胚乳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肥浓度下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时空累积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磷肥是水稻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吉林省九台市饮马河老稻田区,开展5种磷肥浓度处理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Cd和Pb的时空累积、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磷肥中Cd和Pb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但没有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限定范围。磷肥施入土壤后,部分滞留在土壤里,少量向地上部分迁移,水稻根部累积重金属含量较高。随水稻生育期的变化,成熟期重金属在根、叶和籽实累积量最大,茎的重金属累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大。重金属Cd在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能力为根>籽粒>叶>茎,Pb的迁移能力为根>叶>籽粒>茎,Cd在水稻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要明显强于Pb。磷肥施用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来模拟,相关性检验显示重金属累积量与磷肥施用浓度均达到显著相关(P<0.01)(除根中Cd含量与磷肥浓度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水稻栽培生产中过量使用磷肥,能产生重金属对土壤和稻米的污染,进而导致重金属对人畜健康的潜在威胁。

关键词: 磷肥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时空累积 非点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