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对小麦白粉病菌有活性的植物源粗提物的筛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防治白粉病菌的高效、无公害药物,测定了来自63种植物的73份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牛蒡、苍耳、芥、决明、土大黄、大黄、油茶、丁子香、山鸡椒等9种植物的11份粗提物的保护效果超过90%;上述11份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表明,决明的氯仿提取物、大黄和土大黄的乙醇提取物治疗效果较优,其效果分别为50.2%,48.5%和42.4%.

关键词: 植物源粗提物 小麦白粉病菌 活性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皿法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表明,套皿无矿物油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套皿矿物油组、单皿矿物油组差异不显著,单皿无矿物油组没有卵母细胞成熟;将各组成熟的卵母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受精,结果套皿无矿物油组卵母细胞的穿卵率、单精入卵率与套皿矿物油组、单皿矿物油组差异不显著,但雄原核形成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套皿矿物油组和单皿矿物油组(P<0.05)。套皿法有利于卵母细胞胞质成熟,促进胚胎生长发育,能够替代传统的单皿矿物油覆盖培养法。

关键词: 猪卵母细胞 套皿法 体外成熟 发育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油后棉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油后棉的调查研究,剖析了油后棉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减产技术成因,提出了油 后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油后棉 优质高产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点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恩施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域植烟土壤普遍缺硼、锌、铜、氯等微量元素,为了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应重视这些微肥的施用;该区域植烟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幅范围较宽,不同生产区域差异较大,施用钼肥应因地制宜;该区域植烟土壤有效态铁、锰含量较高。

关键词: 恩施州 植烟土壤 微量元素 分布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茶园施用钾肥增产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湖北省茶区重施氮肥、轻视钾肥的情况,开展了茶园钾肥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增施硫酸钾增产效果最好,春茶产量比只施氮、磷肥的平均增加23%左右,春季名茶产量比只施氮、磷肥的平均增加19.2%-28.0%,全年增产达23%以上;成龄茶园增施氯化钾肥料也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茶园 钾肥施用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3年湖北省棉花生产景气调查报告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80户棉农的生产景气调查表明,和2002年相比,2003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4.77%,单产下降17.90%,总产基本持平,成铃数的减少对单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铃重的下降,衣分率的影响较小。棉花价格上涨68.42%,每公顷棉田经济效益增加4 196.29元;异常的灾害性气候导致棉花单产和生产品质明显下降。

关键词: 棉花 生产景气 评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1个自然村(梅家墩村)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质、NH4+-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51.8%、16.5%、44.6%和79.9%;②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pH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变异系数 频数分布 半方差分析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菌株Bti99-11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物理、化学诱变筛选获得一株对蚊幼高毒的Bt菌株,编号为99-11。该菌具有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H14)的典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培养特征与已知的H14以色列亚种略有差异,血清型与以色列亚种完全一致,但对蚊动的毒力却明显高于对照菌株。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Bti 99-11 生物学特征 蚊幼 生物效价 晶体蛋白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具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早稻品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 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从中选择7个农艺性状较优以及外观品质较好的株系进入小区观察试验。综合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米质分析的结果,初步选育出产量较高及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系Z080和Z115。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小鼠超数排卵的若干因素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激素剂量、激素注射间隔时间、发情周期、季节和温度等因素对小鼠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SG与HCG剂量为10IU时,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9.6枚),显著高于5IU(27.2枚)和15IU(25.5枚)激素剂量;PMSG与HCG注射间隔时间46h与48h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分别为35.7枚和38.0枚)差异不显著;当激素注射时间间隔为50h时,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20.3枚)显著下降;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开始超排效果不同,发情前期开始超排,其见栓率(82%)、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7.9枚)均显著高于其他情期;当环境温度维持在(20±5)℃时,不同季节小鼠超排效果无显著差异;冬季鼠房温度在(20±2)℃时,小鼠超排见栓率(77%)和见栓小鼠平均获卵数(33.2枚)均极显著高于环境温度为(10±2)℃的超排效果。

关键词: 小鼠 超数排卵 激素剂量 发情周期 季节 环境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