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辣椒ToMMV的分子鉴定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RT-PCR法,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2份病样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总检出率为66.7%,没有检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设计3对TMV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扩增,其中引物TMV1扩增出相似片段目的条带,经BLASTN比对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7%。针对To MMV设计3对引物进行扩增,均扩增出单一且与预期大小相同的目标条带,经测序后与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8%以上,证明发生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为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DAS-ELISA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MV)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藜麦籽实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

摘要: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一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富含丰富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以及多酚、黄酮、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藜麦低热量营养价值高,十分切合当今健康饮食概念。本文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种藜麦以来,对藜麦籽实的相关研究及开发利用进展,并对我国藜麦籽实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藜麦籽实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黎莱福1号选育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黎莱福1号是以16A为母本、5061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86.15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9.32%。在2015年进行的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折合产量3 693.0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8.6%。生育期120~125 d,株高175~185 cm,花盘直径18.0~22.5 cm,茎秆健壮,花盘倾斜度为4级,百粒重15~20 g,出仁率48%~51%,籽实粗脂肪含量27.68%,籽实粗蛋白含量17.3%。田间鉴定较抗黄萎病,耐菌核病。适宜于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种植。

关键词: 向日葵 杂交种 黎莱福1号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枝木霉菌株GAAS L3-1-0.8对玉米形态学指标影响及其生物学特性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长枝木霉菌株悬浮液处理玉米种子,研究长枝木霉菌株GAAS L3-1-0.8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10~6CFU/m L处理对玉米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呈显著差异(P<0.05),有明显促生作用。菌株GAAS L3-1-0.8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菌丝最适宜扩展温度为25℃~30℃,最适产孢温度为25℃;菌落在p H值为5.0~10.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菌丝最适扩展的pH值为6.0~9.0,产孢最适酸碱度为6.0~7.0;营养生长较好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最适宜菌丝扩展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在含有葡萄糖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营养生长和产孢量最适氮源为酵母膏;24 h黑暗条件下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

关键词: 玉米 长枝木霉 形态学指标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地区浅脐色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

摘要:本文通过对浅脐色大豆品种的比较试验,评价了其在陇东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铁豆53和银豆1号的脐色为黄色,其他品种均为浅褐色;南圣109生育期长、植株高、产量水平低,仅为2 057.7 kg/hm~2,不适宜在陇东地区栽培;产量最高的邯13-106为3 278.25 kg/hm~2,其次是铁豆53为3 238.35 kg/hm~2。邯13-106、铁豆53两个大豆品种适合在陇东地区栽培。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适应性 丰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测度甘肃省1990—201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借助约束度公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长足的提升,1990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仅为0.124,处于准备阶段;2011年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并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至2015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提升到0.479,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的过渡期,但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生产投入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产出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依然徘徊在准备阶段,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对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约束度分别为57.53%、15.99%、15.16%和11.31%;农业产出增长率、水土流失治理、化肥施用量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4个关键因子,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第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以"两山"理念指引农业的常态发展向绿色、创新式发展转变等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水平测度 综合指数法 约束度 制约因子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果模型制作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分析了蜡果制作的用料及材料的配置,从蜡果模具制备、翻制、整修着色、沾蜡、润饰等工艺总结了蜡果制作技术。

关键词: 蜡果 模型 制作规程 初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表皮细胞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表皮是由原表皮发育来的,表皮包括表皮(扁平)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双子叶植物的表皮由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组成;单子叶植物的表皮由长形的表皮细胞、短形的硅化和栓化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组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认识加强,对培育农业抗旱品种的渴求,因此,对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气孔及扁平细胞的图式发育及参与调控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以及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中参与气孔及表皮细胞图式发育的功能基因。旨在阐明单双子叶模式植物表皮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植物表皮 气孔 扁平细胞 形态建成 网络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毒力测定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氟硅唑在处理剂量为0.800μg/mL时,抑制率为96.04%;戊唑醇在处理剂量3.200μg/mL时,抑制率为96.21%;多菌灵在处理剂量0.320μg/mL时,抑制率为92.20%。氟硅唑和多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38 52μg/mL和0.067 54μg/mL;其次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54 8μg/mL和1.504 23μg/mL;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4.357 08μg/mL和4.875 82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弱。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2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陇草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B2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F1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低氢氰酸饲草高粱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折合平均鲜草产量95 0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7%,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鲜草平均产量94 359.60 kg/hm~2,较对照增产5.8%。生育期132 d,株高317.1 cm,茎粗1.3 cm,平均分蘖数1.86个。抽穗期茎叶干物质含量184.0 g/kg,含粗蛋白110 g/kg、粗灰分116 g/kg、木质素52.6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10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47 g/kg。茎中氢氰酸含量1.23 mg/kg,叶中氢氰酸含量2.34 mg/kg。高抗丝黑穗病。

关键词: 饲草高粱 低氢氰酸 新品种 陇草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