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几种野生草坪植物引种驯化试验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08

摘要:近年来,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日益增加,通过开展野生草坪地被植物引种观测试验,筛选适宜西宁地区城市绿化栽植的野生草坪地被植物品种,以本地品种逐渐代替进口品种,为今后开发本地野生草坪种子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西宁 野生草坪植物 引种驯化 园林绿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研究了35个甘蓝型油菜(17个春性品种(系)和15个半冬性品种(系)以及3个春性品系与半冬性品系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30对SSR标记共扩增出90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92.8%,平均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个,片段大小介于100~1 000 bp间。②利用由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8处将35份材料分为5类,第I类包括17个材料,这17个材料除22号YYC-2为半冬性外,其余的均为春性材料;第Ⅱ类包括12个材料,其中18、19、20为春性和半冬性品系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系,其他的均为半冬性材料;第Ⅲ类包括3个半冬性材料,分别为华双3号、浙油758和华双2号;第IV类包括一个春性材料Wester;第V类包括两个半冬性材料中双9号和中双10号。从上述聚类结果看出总体上春性和春性材料聚在一起,半冬性和半冬性材料聚在一起,表明春性和半冬性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比较大。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油菜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雾培微型薯营养液筛选试验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对雾培马铃薯微型薯培养液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早熟品种用3/4MS水溶液作为营养液,对于晚熟品种MS作为营养液,单株结薯个数、植株生长势、产量高。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营养液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土壤碳库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原生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和农田(油菜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法,研究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SOC)及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3种土壤0~40 cm土体内,SOC含量依次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油菜地,分别为113.13、111.61和93.54 t/hm2;LFOC含量依次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油菜地,分别为10.36、8.93和5.83 t/hm2。人工草地与高寒草甸相比,0~40 cm土壤SOC含量间差异不明显,但LFOC高16.01%;耕作20年的农田中,SOC和LFOC分别较高寒草甸低16.19%、34.71%。[结论]人工草地土壤中总SOC和LFOC则略高于高寒草甸,明显高于农田,人工草地和高寒草甸的植物-土壤系统的总固碳量明显高于农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高寒草甸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高原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从种薯生产基地选择、土地平整、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等方面介绍青海高原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以供马铃薯原种生产户参考。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原种 生产技术 青海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播期对杂草控制及土壤残留农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为了控制农田杂草,加速土壤残留农药降解,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于残效农药长期使用的地区,可以采用连续2~3年秋收浅耕、翌年春播时早浅耕晚播种或直接晚耕播种三种措施,来研究杂草的控制效果。通过取样测量作物幼根长和鲜重,分析这三种措施对土壤残留农药的削减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氟乐灵在油菜田长期使用时,土壤残留农药抑制下茬青稞幼根生长,幼根较对照株缩短3.0~3.1cm/株,鲜重量减少0.19~0.20g/株;甲磺隆在青稞田长期使用时,下茬油菜幼根较对照株缩短1.9~2.0cm/株,鲜重量减少0.13~0.14g/株;秋收后及时浅耕可将落入地表的杂草种子全耙入0~10cm耕层内;翌年春播早浅耕可诱发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提前萌发出苗,10d后耕种,能防除40%左右的杂草株数;较正常播种期推迟10d后直接晚耕播种,可防除30%左右杂草株数;苗期或后期拔(捋)出残余杂草种子时,除草效果理想,对下茬作物幼苗生长发育及产量无任何不良影响。结论在长残效农药长期使用地区进行2~3年秋收浅耕及不同耕播期加人工锄草,能有效控制农田杂草的危害,不污染农田土壤和生活环境,且加速对土壤残留农药的降解。

关键词: 不同耕播期 杂草 控制 土壤残留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小麦近缘野生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评估

青海农林科技 2008

摘要:青藏高原小麦近缘野生种不仅是麦类栽培作物优异基因的重要来源和潜在供体,同时也是高寒、干旱草原野生优良牧草,是青藏高原独有的重要生态野生物种和高原生物基因库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青藏高原小麦近缘野生物种的现状观察与采集,从而提出青藏高原小麦近缘野生种保护的重要性及评估与研究利用方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小麦近缘野生种 保护与利用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总结了青海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包括:制种基地的人员管理,对微型薯的分级及预处理,原种基地的准备,播种与田间管理,病害的田间检测及种薯采收与贮藏。

关键词: 马铃薯 原种生产 青海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种质的赤霉酸反应和株高遗传模型的分析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摘要:通过赤霉酸处理及遗传模型分析小麦/冰草衍生系的矮秆种质得知:8个矮秆种质均为赤霉酸不敏感型。其中的3648-3652的株高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模型是两对主基因加多对微效基因控制的混合遗传模型。

关键词: 小麦 冰草 矮秆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

摘要:针对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被退化现象严重问题,以青海省马平、平西、平阿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和试验对影响公路人工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苗木适应性、栽植密度以及降雨量是该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植物成活率与土壤盐分含量呈一元一次负线性关系,栽植密度与其分盖度和植被总盖度均呈一元二次关系。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这些主要影响因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选用乡土植物,调整合理栽植密度,保证土壤水分含量,使其向有利于植被恢复的方向发展,为类似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植物群落 稳定性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