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甜菜不育系育性核基因差异对应的2DE蛋白图谱差异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2016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所提供的选育过程中的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和选育稳定的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进行田间花粉调查分类,并对受试材料进行VNTR微卫星分子标记鉴定,从不育系中选出拥有Owen型不育胞质,然后对不同出粉情况的不育系进行二年生苗期、花期2DE双向蛋白电泳,并进行蛋白图谱差异分析,得出苗期在选定的参考组内385个蛋白点图谱中发现差异点12个,在参考组内的花期比对发现蛋白差异点总和23个,并且包含前者发现的12个蛋白差异点;后者中编号3~9各不育系同参考不育系对比发现差异点数分别为7,5,5,6,8,11,18个;参考组间的差异蛋白点数为23个,在各个差异中所共存的差异蛋白点数为4个,其中对拥有Owen型不育胞质且出粉情况较高的不育植株即编号9进行差异蛋白分析,发现5个不被参考组差异所覆盖的蛋白点,初步推测核质互作的核基因并没有抑制不育质基因的编码表达,而是核质基因共同表达后的蛋白系列调控导致甜菜育性恢复。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 双向蛋白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峰地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北方农业学报 2016

摘要:试验比较研究了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的20个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绥育06-8790、东农52号、龙黄2号和吉2001-336-7,4个品种较对照均增产,且生育期适中、田间表现良好、产量较高,在赤峰地区表现出较好生态适应性。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比较试验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内容和展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

摘要: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是研究荒漠植被演替、更新与恢复的重要基础,主要对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进行介绍,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对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种子库 植被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

摘要: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非生理胁迫,导致植物细胞内产生大量活性氧,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代谢,甚至引起植物衰老死亡。大量研究显示,植物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有效地清除多种活性氧,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并已经在农业、医疗、食品和化工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就抗氧化酶系统中极其重要的成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布类别、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相关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植物 应用途径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与行距对不同生育期虉草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通草1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cv.Tongcao No.1)为供试材料,采用行距(30、50、70cm)和施氮量(含氮量为0、46、92kg·hm~(-2))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行距与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时期虉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与行距对虉草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随施氮量增加,各生育时期虉草产量、粗蛋白、粗灰分、钙和磷含量升高,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抽穗期虉草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成熟期和秋季再生期随施氮量增加反而升高。随着行距增加各生育时期虉草产量下降。在9个处理组合中,以行距30cm、施氮量92kg·hm~(-2)组合抽穗期和成熟期草产量最高,以行距70cm、施氮量92kg·hm~(-2)组合饲草品质最好。抽穗期是虉草刈割利用的适宜时期,种植行距30cm、施氮92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

关键词: 通草1号虉草 行距 氮肥 草产量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以13个油用向日葵新品种(系)为试验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顺序依次是:花盘直径>百粒重>茎粗>结实率>株高>生育期>含油率>籽仁率。花盘直径对产量影响最大,籽仁率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灰色关联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

摘要:介绍了内蒙古农牧业杂志社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心工作,以服务"三农三牧"为宗旨,大力实施"一转、二改、三落实"的发展思路。夯实农牧业科技宣传主阵地,精耕细作农牧业杂志"三刊",大力宣传和推广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为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内蒙古农牧业 科技期刊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奶牛防疫中的关键措施探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

摘要:据了解,我国农村喂养奶牛及其他牛、羊、猪等动物的总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村喂养奶牛是我国奶牛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同时还促进了奶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畜牧业在农村的持续发展,在动物防疫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农村奶牛防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奶牛防疫的关键措施,以期为农村奶牛防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奶牛 防疫 关键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内蒙古城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城乡生活差距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对内蒙古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第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等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内蒙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角椒新品种“赤研21号”选育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赤研21号"是以自交系"赤401-1"为母本,"赤27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交种。果实牛角形,纵径20.0~26.0cm,横径4.0~5.5cm,果肉厚0.3~0.4cm,果面微皱,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平均单果重100~130g;每667m~2产量6 000~7 000kg,适合赤峰市及周边地区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赤研21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