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通过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氮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尿素超过300 kg.hm-2时,玉米产量不再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氮肥处理玉米总吸氮量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处理3的玉米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头翁3种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白头翁不同有机溶剂(氯仿、石油醚、正丁醇)粗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白头翁不同溶剂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石油醚和氯仿提取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在浓度为100mg/L时,抑制率分别为70.68%和60.12%,在浓度为250mg/L时,白头翁石油醚提取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76.59%,与对照差异显著。

关键词: 白头翁 玉米小斑病菌 生长速率法 孢子萌发法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搭载对辣椒SP1代的诱变效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航天搭载对辣椒的诱变效应,以3种卫星搭载当代(SP1)的辣椒种子为材料,对其根尖细胞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搭载对照相比,航天诱变对辣椒SP1代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了促进效应,同时使根尖细胞产生了微核以及包括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多极分裂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说明卫星搭载对辣椒根尖细胞具有诱变效应.

关键词: 辣椒 航天诱变 有丝分裂指数 微核 染色体畸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方式下大豆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袋法模拟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不同阶段大豆秸秆有机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0d的分解,大豆秸秆生物量有39.2%~55.9%被分解,埋于土壤的大豆秸秆分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腐解后大豆秸秆从组织结构上变得松散。露天与土埋处理秸秆有机碳分解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0d时大豆秸秆分解了40.7%~59.2%,加入腐熟剂效果不明显。经150d腐解后,大豆秸秆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别为60.1%~65.4%、18.3%~39.4%和74.6%~86.4%。

关键词: 大豆 秸秆还田 腐解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环境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典型的酸化黑土上,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入量对大豆根际土壤pH值、细菌、真菌及放线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大幅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细菌数量增加幅度最大,从52×106.g-1增加到154×106.g-1;同时施加复混肥还能提高土壤的pH值(从5.84到6.25)和大豆固氮菌的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此外,施加复混肥还可以增加速效氮和速效钾等营养成分的释放从而使土壤的营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导致大豆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大豆 土壤速效养分 根瘤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转RD29A-CBF3基因烟草幼苗及对照(未转基因烟草)在15℃和4℃低温胁迫8h后,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4℃处理比15℃处理增加的幅度大;转基因烟草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转基因烟草幼苗获得了一定的抗寒能力。

关键词: 转基因烟草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游离脯氨酸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镁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选用水稻品种空育131和牡丹江27,探讨了氮、钾、镁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随着氮、钾、镁肥配比的变化,水稻在产量和米质上存在差异。不同的氮、钾、镁肥配比对2个品种产量影响总体趋势一致,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表明肥效应对2个品种的特性表达没有影响。同时,随着氮、钾、镁肥施用量的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的胶稠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合理的氮、钾、镁肥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糯玉米龙育糯1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龙育糯1号玉米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选系T105为母本,外引系糯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黄糯玉米杂交种。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和风味佳等诸多优点,是鲜穗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糯玉米 龙育糯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383份玉米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非加权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玉米材料进行优势类群的划分与归类。结果表明,通过26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材料中共检测出117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4.5个,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为0.371~0.846,平均0.647。通过聚类图分析,可将供试玉米材料划分为6类。从而为今后育种实践有目的地选择亲本,拓宽遗传基础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杂交育种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手段,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通过对传统杂交技术的改良,形成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杂交效率,缩短杂交时间,减轻育种者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大豆 整体去雄 杂交技术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