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淡紫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enissocaesllis)等 6 种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这些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1(1×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A2(1×108 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85.58%和 81.97%;A3(5×108 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颗粒剂)、A4(4×109 CFU/g淡紫褐链霉菌NBF715 粉剂)、A5(1×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A6(3×108 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A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47.17%、49.12%、30.60%、39.86%、25.83%.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占比,尤其是 A1 和 A2 处理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富度;在科水平上,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噬几丁质菌科(Chitinophagaceae)、类固醇杆菌科(Steroidobacteriaceae)和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e)的丰富度,其中A1 和A2 处理的提高幅度均达显著差异.通过Venn图分析A1、A2、A7、A8(接种辣椒疫霉菌)处理和CK(清水)的辣椒根际土壤中细菌总OTU数量和特有细菌OTU数量,结果表明,A1、A2 处理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中细菌总OTU数量和特有的优势细菌数量,而A7 处理降低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A1 和 A2 处理的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均达 80%以上,而且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中特有优势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强了辣椒抵抗辣椒疫霉菌侵染的能力,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同时化学药剂多菌灵(A7)降低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使病原菌能够更加快速地入侵辣椒根系.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辣椒疫病 防控效果 土壤细菌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珍稀树种秃叶红豆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因素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四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方式、外植体、培养基对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腋芽半木质化嫩枝为最佳外植体;用50 mg/L利福平与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然后用75%乙醇浸泡60s,最后用0.1%氯化汞二段式浸泡各5 min,其污染率为45.00%,灭菌有效值为22.92%;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2.0 mg/L 6-BA+0.1 mg/L NAA.研究表明,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是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筛选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适宜条件可为建立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秃叶红豆 外植体 消毒 启动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在子莲施肥中合理选择钾肥,以‘太空莲36号’为材料,采用微池试验的方法,设置不施钾(CK)、氯化钾(MOP)和硫酸钾(SOP)3个处理,研究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莲田土壤有效硫32.2 mg/kg、有效氯10.0 mg/kg的试验条件下,施钾显著提高了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与CK处理相比,M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增加了29.7%和21.5%,SOP处理分别增加了41.3%和71.2%。与MOP处理比较,S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提高了9.0%和40.9%,其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0.6和5.0个百分点,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6和7.9个百分点,其中膨大茎产量、收获指数和淀粉含量增加显著;子莲多数器官的氯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4%~77%,氯吸收总量降低55.2%,硫含量增加0.4%~57%,硫吸收总量增加23.0%,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2.4个百分点。硫酸钾在提高通芯莲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略优于氯化钾,在提高子莲膨大茎产量和品质方面显著优于氯化钾。因此初步提出广昌县子莲“前期氯化钾、后期硫酸钾”的施钾策略。

关键词: 子莲 氯化钾 硫酸钾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GPX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作为植物最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GPX基因家族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TaGPX8(IWGSC数据库登录号:TraesCS4D02G162000.1)基因具有受逆境诱导表达的特性,本研究对TaGPX8进行了克隆,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同时对盐和干旱胁迫下根和叶中TaGPX8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基因结构分析显示,TaGPX8全长14754 bp,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CDS全长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21.330 kD,理论等电点为6.62,亲水性平均值为-0.664;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TaGPX8的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个参与激素反应、光反应和响应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qPCR结果显示,TaGPX8基因响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干旱胁迫12 h时TaGPX8在叶片中的表达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24 h时被显著诱导,表达量上调,为对照的12倍,48 h时表达量降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干旱胁迫48 h时在根部的表达也有所上升;TaGPX8在盐胁迫12 h叶片中表达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在处理24 h表达量升高,之后又降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根中的表达受到抑制.酵母转录激活活性分析显示TaGPX8基因没有转录自激活活性.亚细胞定位显示TaGPX8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本研究为深入探究TaGPX8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麦 TaGPX8 生物信息学分析 qPCR 自激活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红肉油桃新品种'楚红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楚红1号’桃是以‘枣油桃’为母本,‘早仙红’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特早熟红肉油桃新品种。果实圆形,果肉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71 g,最大105 g;果肉脆,风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8%~10%,可滴定酸0.27%。粘核。武汉地区5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0~73 d。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18 000 kg·hm-2

关键词: 油桃 特早熟 红肉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旱优7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育期内旱管和水管两种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查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水稻旱直播模式下进行旱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齐穗期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进而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其中,黄华占和旱优73产量分别增加14.0%和11.9%.旱作处理对加工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籽粒中重金属砷的含量,增加了重金属镉的含量.[结论]水稻旱直播模式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水稻适应性栽培提供了可能,但稻米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因品种而异.因此,旱直播模式下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水分管理 产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工艺对恩施道地药材湖北贝母花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影响研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过热蒸汽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干燥工艺对恩施地道药材湖北贝母花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影响。方法 通过GC-MS技术分析两种干燥方式处理的贝母花挥发成分,并对10株供试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从过热蒸汽干燥处理组中鉴定出33个化合物,占相对百分含量12.36%,热风干燥处理组中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相对百分含量7.14%,两组相同化合物23个;羧酸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要挥发性成分,其含量在过热蒸汽干燥处理组和热风干燥处理组中分别为7.09%、3.43%;过热蒸汽干燥处理组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耐铜绿假单胞菌、溶藻弧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等7种供试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热风干燥处理组对肺炎克雷伯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多耐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等4种供试菌有一定抑制效果。结论 两种干燥方式对湖北贝母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和抑菌活性存在差异,且过热蒸汽干燥组的抑菌活性优于热风干燥组。该结果为湖北贝母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过热蒸汽干燥 热风干燥 湖北贝母花 挥发性成分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PAT1-2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RAS(GIBBERELLIN-INSENSITIVE, repressor of ga1-3 and SCARECROW)基因家族作为重要的植物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抵抗逆境胁迫的各种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挖掘该家族小麦抗赤霉病相关基因,从禾谷镰刀菌诱导的小麦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TaPAT1-2D(TraesCS2D02G198200.1),克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和酵母转录激活活性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aPAT1-2D序列全长1 668 bp,编码55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61.34 ku; TaPAT1-2D蛋白含有典型GRAS功能结构域,在进化关系上与水稻OsCIGR2(LOC_Os07g39470.1)关系较近;TaPAT1-2D启动子区包含茉莉酸甲酯、脱落酸、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响应元件与光应答元件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接种禾谷镰刀菌孢子液72 h后,TaPAT1-2D基因在4个不同赤霉病抗性小麦品种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该基因参与赤霉病的响应过程。农杆菌介导的烟草中瞬时表达试验结果表明,TaPAT1-2D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酵母转录激活活性实验表明,TaPAT1-2D蛋白具有转录自激活能力。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aPAT1-2D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GRAS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自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香楚101'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楚101’是以C0504为母本,Y0409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的干、鲜两用朝天椒新品种。果实短指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果面较光滑,三心室,果长9cm,横径1.1cm,单果质量6g左右,辣味浓郁,肉质脆,维生素C含量为1 000 mg·kg-1,辣椒素含量为1.1%,耐热。产量在22 500 kg·hm-2以上,适于湖北省露地越夏种植。

关键词: 辣椒 耐热 短指形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的气味景观:从气味扩散到害虫防控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所接收的气味集合即昆虫的气味景观.昆虫依赖于对气味景观的感受和分辨,完成目标定位、取食、交配、产卵等生命活动.通过气味景观管理可操控昆虫的行为,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本文从昆虫气味景观的组成和扩散,气味景观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影响气味景观的因素,昆虫对气味景观的感知和分辨,以及气味景观管理在害虫防控上的应用等方面对昆虫气味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昆虫气味景观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对昆虫而言,目标物释放的气味被气流击散成羽状,并与空气中携带的背景气味混合,共同构成了气味景观.昆虫沿目标物气味进行目标物的搜寻和定位,目标物气味的形状、组成、浓度等可影响昆虫的行为;背景气味则起到补充、警示等辅助作用,不同背景气味对昆虫的目标定位有协同或干扰作用.环境中温湿度、光照、重金属元素以及植物病虫害等是影响昆虫气味景观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昆虫通过嗅觉受体捕获气味景观,并将气味信号沿嗅觉神经输送至触角叶等嗅觉中枢.而后,气味景观在昆虫嗅觉中枢中以基本编码或构型编码的模式被解析.背景气味对昆虫目标定位的影响可能是不同气味分子在嗅觉感知和编码过程中的相互加成、竞争性结合及信号串扰的结果.目前,基于对气味景观的管理衍生出了昆虫行为调节剂、外源激发子、选育可释放抗性挥发物的作物品种、"推-拉"技术、天敌支持型植物系统等多种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今后需进一步深入解析昆虫分辨气味景观的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神经学机制,并对气味景观管理相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优化和集成化,以期构建科学、高效的气味景观用于害虫防控.

关键词: 昆虫 气味景观 气味扩散 嗅觉行为 气味感知 气味分辨 挥发物 绿色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