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立克秀等对棉花种子发芽影响及对棉花苗病防效试验小结

江苏农药 1997

摘要:立克秀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新型种子处理剂,为研究立克秀及其复配剂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96年测定了立克秀及其复配剂对棉花种子出苗的影响,并进行了立克秀及其复配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两种细菌病害抗性关系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稻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小种菌株和两个细条斑菌株对206个水稻品种在成株期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对两病双抗的品种16个。对水稻细条斑的代表菌株以及水稻白叶枯IV群菌的代表菌株表现双抗、双感的,在供试的147个籼稻品种中占48.9%;在供试的59个粳稻品种中占74.6%。供试籼稻品种抗两菌相关系数r=0.1094;粳稻品种r=0.5783,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个籼稻品种(特青2号,兴籼1号,广陆矮4号)对RS68表现抗病,而对RS105表现感病;与其他大多数品种的抗性表现不同,呈现特异性反应。

关键词: 白叶枯病;细条斑病;水稻抗性;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β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江苏农药 1997

摘要:10%β氯氰菊酯乳油是法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高效氯氰菊酯。96年我所对该公司提供的10%β氯氰菊酯乳油样品在田间进行了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现小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毒霉形体S_6株的致弱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毒霉形体(MG)中毒株S6在固体平板上3次克隆后,在无细胞培养基上传100代以上进行致弱培养。用MGS6F108株培养物在雏鸡和SPF鸡胚上作6次回归感染,证明MGS6F108株不返强。通过气管环培养、纤毛运动损伤试验及对鸡点眼、滴鼻、左胸气囊注射不同代次培养物(F108、F113、F121、F150、F153),检查气囊病变和病原体再分离,结果证明F108以上代次的菌株低毒、安全,且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菌株;气管环培养;回归试验;克隆;致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菌细胞壁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性质、组分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两个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菌株F15(强致病力菌株)和H28(弱致病力菌株),经过菌丝培养、冷冻、匀浆、醋酸缓冲液淋洗、硼酸缓冲液初提、透析、乙醚萃取、冷冻干燥等一系列提取过程,得到了菌丝细胞壁提取物(HCW)。采用考马斯亮兰法和酚-硫酸法分别测得两菌株HCW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15%和75%(H28)和20%和70%(F15)。用过碘酸和品红硫酸盐等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HCW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糖蛋白。HCW中的活性成分能被截留分子量大于30kD的透析膜截留,在DEAE52柱上很好地吸附和洗脱,表明HCW中的活性组分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经热处理、蛋白酶处理和过碘酸氧化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分析表明,HCW的活性组分可能为糖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部分。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细胞壁;糖蛋白;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液中诱导侵染活性物质初探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报道了稻瘟病菌ZA_(51)、ZA_(49)和ZE_3的孢子萌发液对供试水稻品种秀水04和苏御糯秧苗没有致病性与其它明显毒性,但对它们的亲和性组合如ZA_(49)+秀水04和非亲和性组合如ZE_3+秀水04都有诱导侵染作用。且强致病性稻瘟菌ZA_(49)或ZA_(51)的孢子萌发液的诱导侵染活性高于弱致病性菌株ZE_3的孢子萌发液,孢子萌发液水层部分的诱导侵染活性高于脂层部分。这一事实说明,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液中存在稻瘟病菌致病因子及有关物质,它将为补充解释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丧失”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稻瘟病菌不同致病菌间的互作及稻瘟病菌致病机制等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诱导侵染 活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培育研究

中国养兔杂志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培育研究沈幼章张振华翟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赵力知冯尚连陈立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朱秀柏赵辉玲李立冰张东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230031)朱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杂交剂Sc2053进行杂种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Sc2053化学杂交剂对矮秆小麦品系宁矮35的杀雄效果研究表明,在0.5~0.7kg/hm2的用量下,以穗分化进程处于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药隔形成期施药的效果最好,杀雄率为100%。在田间每亩用Sc2053纯品30g,对水40kg均匀喷雾,母本异交结实率为82.4%,千粒重38.2g,亩产杂交种子127.1kg,田间套袋检查种子纯度为95%以上。1994、1996两年度制种田平均亩产杂交种子144.8kg,父本188.8kg;扬麦158种子繁殖田亩产429kg。杂交制种比种子繁殖田每亩可增收37.79元,比生产商品粮增收288.04元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杂种小麦,矮秆系,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型栽培稻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

杂草科学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棉田多熟立体种植理论及其发展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棉田多熟立体种植是解决江苏省人多地少、粮棉总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理论依据为:增加了叶·日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生态平衡和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减轻水土流失。发展棉田立体种植必须树立以棉为主的指导思想,以高投入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关键词: 棉田,立体种植,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