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和评价管侧沟茧蜂的利用价值,采用寄生与未寄生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甜菜夜蛾1,2,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分别比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减少75 01%,65 64%和57.45%。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取食量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幼虫的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即1龄<2龄<3龄。被寄生的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发育历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发育历期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其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上升,被寄生的从第6d或第7d后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下降。所有被寄生的幼虫均不能化蛹。该寄生蜂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甜菜夜蛾当代危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甜菜夜蛾 寄生 取食量 发育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幼果发育期果柄结构和Ca、Mg、K水平的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金冠"苹果树为试材,分析了同一花序不同部位的果实重量,Ca、Mg、K含量和果柄结构的变化,以期探讨果柄发育和幼果Ca、Mg、K吸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幼果脱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幼果的发育,单个幼果重量和Ca、Mg、K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发育不正常的边果相比,发育正常的中心果和边果的鲜重、干重、果柄直径、维管束数目、木质部厚度、韧皮部维管束面积和单果Ca、Mg、K总含量较高,而以干重为单位的果柄Ca、Mg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幼果的单果重和Ca、Mg、K含量与果柄的直径、维管束数目、木质部厚度、韧皮部维管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幼果发育与Ca、Mg、K吸收和果柄结构密切相关,Ca、Mg、K吸收率低和果柄发育不良可能是导致落果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苹果 幼果 果柄 脱落 Ca Mg 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红侧沟茧蜂逐日产卵规律及子代性分配

中国生物防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在一定的人工繁殖条件下,雌蜂的逐日产卵规律及子代逐日性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成虫羽化后无论交配与否当天均可产卵。如果不进行交配,则进行孤雌产雄生殖。在22±1.5℃、湿度40%~60%、光照强度4700~5100lx条件下,雌蜂寿命平均8.3d,产卵持续时间平均为7d,最长可连续产卵15d。单雌产卵量平均84.4粒,最高可达231粒。中红侧沟茧蜂单雌日产卵量与雌蜂日龄有密切的关系,1~12日龄7.8~17.4粒;13~15日龄1.3~5.0粒;15d时,雌蜂死亡率达90%,存活雌蜂不再产卵。在整个产卵期,中红侧沟茧蜂子代逐日性分配呈现雌性比例逐渐降低的趋势。雌雄比在第1~3d,处于1.36~1.59∶1之间;第4~8d在0.79~1.12∶1之间;9d以后下降为0~0.60∶1。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生殖力 子代逐日数量分配 子代逐日性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化学杀菌剂对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顽固性土传病害, 已遍布我国各大棉区。目前人们防治黄萎病主要以化学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或生长期喷雾防治,但防治效果很不理想。Kattan等提出用化学药物弱化病原菌后有利于生防菌的进攻,并以此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方法。综合利用生物和化学的防治措施是植物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微生物制剂与化学杀菌剂正确联合,既可降低二者的用量,提高杀菌效果,又能防治一些对微生物制剂不敏感的病害,起到兼治作用;同时,可减少化学杀菌剂对环境的污染,还可避免长期大量单一使用化学杀菌剂而使病害产生抗药性。由于二者混用时化学杀菌剂因其本身及制剂中的助剂对微生物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倍体与四倍体葡萄品种间杂交胚抢救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刈黑麦适宜播量及播期效应研究

中国草地 2005 CSCD

摘要: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青刈黑麦的播量及播期效应进行的研究表明青刈黑麦以收获鲜草为目的适宜播量为165kg/hm2;适宜播期阈值下限为10月底;青刈黑麦的播期效应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导致其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的延迟并使产量明显下降。根据研究结果分析,青刈黑麦可以利用果树冬春休眠期与果树进行间作,其进入果园生态系统是可行的。

关键词: 青刈黑麦 播量 播期 产量 物候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草莓新品种‘石莓3号’

园艺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莓3号’为高产、大果、优质,中早熟草莓新品种,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为母本,‘全明星’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果实大,风味浓郁,品质优良,适宜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栽培。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关键词: 大豆 ms1亚群体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花粉对拟澳洲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评价了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Bt棉)花粉通过不同处理方式作为食物源对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寿命、寄生卵数、子代羽化数和性比等繁殖和存活特征的影响。共设计7个饲喂处理,即不饲喂(UNFED)、水(W)、水+常规棉花粉(W+P)、水+Bt棉花粉(W+BtP)、10%蜂蜜水(H)、10%蜂蜜水+常规棉花粉(H+P)和10%蜂蜜水+转Bt棉花粉(H+BtP)。在提供或不提供米蛾Corcyracephalonica卵条件下,经W+P或W+BtP饲喂的雌蜂寿命与W或UNFED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短于H和H+P或H+BtP饲喂的雌蜂,而经H+P或H+BtP饲喂的雌蜂寿命又均显著长于经H饲喂的雌蜂(p<0.05)。比较每雌寄生卵数和子代羽化数来看,各处理明显分为3类,即UNFED、W、W+P和W+BtP为最低,H为居中,H+P和H+BtP为最高。比较每雌子代性比来看,各处理也明显分为3类,即H、H+P和H+BtP为最低,W+P和W+BtP为居中,UNFED和W为最高。饲喂W+P和W+BtP的雌蜂寿命、寄生卵粒数、子代羽化数和性比分别与W+BtP和H+BtP饲喂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而,棉花花粉需与蜂蜜组合才能成为拟澳洲赤眼蜂实现其最大存活和繁殖力的食物;Bt棉花粉对拟澳洲赤眼蜂无影响。

关键词: 拟澳洲赤眼蜂 花粉 寿命 生殖力 Bt棉 非靶标昆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单性结实材料D-11的发现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