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草敌在移栽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 除草醚、丁草胺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但由于连年使用,致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演化,矮慈姑、丁香蓼、眼子菜、陌上菜、节节菜等阔叶杂草逐步上升为主要恶性杂草,对水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又随着苄黄隆等除草剂的推广应用,部分稻区的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又有所回升。显然除草剂单剂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村迫切要求杀草谱广的一次性除草剂。稻草敌可湿陛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经过1993年多点田间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肯定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经济、对水稻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一次用药,可保全季无草害。


性信息素新剂型干扰棉田红铃虫交配效果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1991年应用英国NRI提供的红铃虫性信息素新剂型4%PVC(聚氯乙烯)胶带和2%微胶囊改进剂型在红铃虫中密度的大丰县进行干扰雄蛾定向交配与控制为害试验。PVC胶带干扰雄蛾交配率为92.7%,微胶囊为83.1%。青铃活虫、籽棉含虫量、僵辨率PVC胶带处理比用菊酯农药常规防治(对照)分别减少91.5%、94.15%、70.0%;微胶囊处理比用菊酯农药常规防治(对照)分别减少83.3%、90.0%、70.0%。在红铃虫高密度棉田单用PVC胶带处理干扰雄蛾交配率为93.1%,与不施药处理相比青铃活虫数减少87.4%;籽棉合虫量减少91.1%,其虫量与使用5次菊酯农药防治(对照)相近。
关键词: 棉红铃虫;4%PVC性信息素胶带;2%改进微胶囊;性信息素


县级医院药房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药房 》 1994
摘要:设计并研制了县级医院规模的医院药房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可完成对药房药品流通中的各种信息的全程控制及事务辅助处理。该系统对县级基层医疗单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医院实行药品微机辅助管理,是药剂科变经验管理为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微机软件,管理,医院药房


灭虫精对褐飞虱的超高活性和田间应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微量点滴法测定,灭虫精对褐飞虱3龄和5龄若虫的接触LC50分别为0.255、0.678mg/L。田间多点药效试验进一步表明,与扑虱灵比较,灭虫精防治褐飞虱具有以下优势:(1)超高活性,尤其对低龄若虫;(2)集优异的速效、持效和残效性于一体,是防治褐飞虱种群的全程高效药种,(3)对褐飞虱和蜘蛛的选择作用更强,可充分发挥田间蜘蛛类天敌控制褐飞虱种群的后效应。进而提出10%灭虫精(WP)防治田间褐飞虱各类种群的关键应用技术。


马来西亚山地农业的多样性和商品化前景
《世界农业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马来西亚山地农业的多样性和商品化前景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薛启汉由于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工业化,农业在马来西亚国民生产总值、就业和出口中心比重已逐年下降。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在劳力、投资和其他资源方面的竞争格外激烈,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很高,面临这...


麦草灵(宁)对元麦及后茬作物的影响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麦草灵(宁)对元麦及后茬作物的影响蒋玲秀,许志芬,陈益新(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1)(南通市植保站)为克服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绿黄隆、甲黄隆单剂使用安全系数较低的弊病,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复配剂麦草灵(宁)最优化配组及对元麦及后茬作物的影...


矮生菜豆不同种荚成熟度采种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矮生菜豆的采种可提前至绿熟期进行,并以软熟期采种效果最佳。提早采收具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146.1%。增产幅度随着品种熟性的推迟而加大,早、中、晚熟品种3个处理株产平均比各自CK增16.8%、17.3%和139.9%。就同一品种而言,增产趋势为软熟>坚熟>绿熟>老熟(CK)。提早采种可以减少裂籽,春季采种1409、84-413个处理的裂籽率平均比CK低2.1~8%,秋季采种平均比CK低1.83~2.2%。种子的百粒重和发芽率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别。发芽势绿熟种、坚熟种和软熟种均比老熟种提早12小时,达100%。


剂量计在辐射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核农学通报 》 1994
摘要:辐射加工的质量控制,是由生产者使用辐射剂量计对被辐照产品进行剂量监测来实现的。通常以现有的相关规程为标准来确定产品(或商品)辐射处理是否正确的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工艺的启用及运行控制中)准确地测量其吸收剂量。剂量计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电离室型剂量计,(2)固体剂量计和(3)液


含氯化肥的肥料效应及安全施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含氯化肥系列和尿素化肥系列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氯化肥肥效高于尿素化肥系列,年平均增产稻谷3.1~21.1kg/亩,小麦10.5~14.5kg/亩,油菜籽8.5~11.5kg/亩;氮素利用率稻麦油分别提高10.6~9、4.4~5.3、6.1~0个百分点;种子粗蛋白含量稻麦油分别提高0.7~1.0、1.l~1.3、-0.4~0.0mgN/kg。种子氨基酸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含氯化肥肥效可能有很大影响。施用时应注意安全施用原则。


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取自猪卵巢含卵丘细胞且胞质均匀的、胞质不均匀和不含卵丘细胞胞质均匀3类卵母细胞,台盘蓝染色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和40%,3者差异极显著。A,B,C,D4种培养液培养的成熟率分别为16.2%,61.5%,55.2%,41.5%,差异极显著。E,C,F3种培养液培养的成熟率分别为35.5%,47.8%,52.6%,在E培养液中加入PMSG和E_2能显著地提高成熟率。C液与卵泡液[加入2×10 ̄(-6)mol/(L·s)FSH]培养的成熟率分别为50%,44.4%,受精后的卵裂率分别为16%,10%,成熟率、卵裂率间均无显著差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36,40,44h后授精,其相应的受精率分别为26.7%,44.4%,45.8%;卵裂率分别为0.30%,20%;以培养40,44h的效果稍好,但三者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猪,受精,体外+成熟/卵母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