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种子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粗提液经PAGE分离及NBT染色,显示出7条SOD同工酶谱带.研究发现棉花种子SOD同工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且在变性剂SDS作用下仍保持一定活性,但β-疏基乙醇和脲试剂能使之失活.经用氯仿-乙醇和KCN处理,证实棉花种子SOD均为Cu-Zn-SOD.


庭院蔬菜新星——佛手瓜
《江苏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佛手瓜(Sechium edule)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纪传入美国,后传到欧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各国,大约在上世纪初传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目前,佛手瓜栽培最多的是云南、四川、福建等西南和华南各省,已成为当地菜农庭院经济中的当家品种之一.华东各省亦已栽培利用,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一、开发利用价值1.可食性强佛手瓜果实实心,果肉质密而厚;瓜肉清脆鲜美、食用方法亦很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佐料可加工成甜、酸、辣、成等不同口味的菜肴.佛手瓜的嫩梢(嫩茎叶)亦可入厨,味美如芥蓝,台湾人形象地称之为“龙须菜”.此外,佛手瓜薯块状的根既可食用又可作为饲料或加工提取淀粉的原料.


苏椒3号辣椒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苏椒3号是中晚熟一代杂种,适春季及秋季栽培。抗TMV,耐CMV,耐高温,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可越夏及延秋生长,霜前采用小拱棚及大棚栽培可延长至元旦上下,是堵伏、秋缺的良种。果实大羊角形,青果淡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长15~17cm,味辣。一 每666.7m2产3 000~4000kg,高者达5 000kg。鲜食及腌渍兼用。


5~6月份青椒突发性死秧原因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南京市郊区等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青椒在5~6月份常常出现大面积突发性死秧现象,一般田块死亡率30~60%,严重的整棚、整块田毁灭、绝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死秧原因,我们对该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和方法1.材料以赣榆县大棚栽培的青椒病株、南京市郊区露地栽培的青椒病株为材料,这些病株表现典型的死秧症状.同时采集病株周围的病(?)进行分离 透(?)等试验.


花碱土地区苹果小叶病诱因与矫正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园土壤PH偏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位高,或偏施氮磷化肥等都会诱导幼龄苹果发生小叶病.在江苏省现有苹果主栽品种中,富士、金帅发病率较高.而大国光、小国光等则相对较低.对于已经发生小叶病的果园,秋冬季节土施硫酸锌0.05kg/株或多效锌0.1kg/株,在春季发芽前树体喷5%硫酸锌或10%多效锌,当年可以消除病症;生长季节对病株进行土壤或叶面施肥当年无效.苏北地区现有条件下的果园,每年施用含锌复合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对防止苹果小叶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长白X太湖猪杂交猪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的饲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太湖猪以产仔多、肉质好著称于世界.近年来,国内外对太湖猪的种质特性及其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试验对太湖猪杂交猪采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进行饲喂,以探索其最适蛋白质水准,为生产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一)试验猪的选择和分组选择健康、生长发育正常的长白×太湖猪杂交后代40头(阉公猪20头,阉母猪20头),按体重、性别配对分为4组,每组10头猪.体重达30kg进入试验.


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江苏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全省划分为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等三种类型地区,並分析了三类地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对策:发达区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展高效外向型农业,尽快走上以科技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次发达区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高起点的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欠发达地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加强开发黄淮海地区的机遇,通过大搞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为主与选择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争取农业现代化有个跨跃式的发展。


抗小麦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以禾谷镰刀菌提取的DON粗毒素为选择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体细胞培养物进行抗赤霉病细胞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①不同基因型的离体幼胚组织和幼穗、幼胚愈伤组织对DON毒素的敏感性反应与品种在田间的抗病性一致;在6×10~(-5)M DON毒素浓度下,抗性品种望水白和中抗品种温州红和尚的幼胚愈伤诱导率明显高于两个感病品种Alondra's和Veery。②DON毒素对小麦细胞培养物的影响与毒素浓度、外植体来源和继代培养时间等因素有关;试验中发现直接用幼胚筛选更容易诱导抗(耐)毒素细胞系。③筛选得到了多个抗(耐)毒素细胞系和分化的再生植株。R_1和R_2代田间抗病性鉴定发现,一些株系的抗赤霉病能力高于原供体品种。


快速液相酶联法鉴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带菌稻种
《江苏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介绍一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的液相酶联法,可有效地应用于自然稻病种的鉴定。采用海南、浙江及江西三省稻区细菌性条斑病混合菌株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效价为9000倍的抗血清。该抗血清特异性强,对常见十余种植物病原细菌基本上无交叉反应;以酶标A蛋白为关键试剂建立的液相酶联法的灵敏度约为10~3cfu/ml;样品检测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4.5%和15.2%。该方法对部分省市419份自然病种的阳性检出率为83.3%;与目测田间发病的符合率达92.8%,而与目测田间未发病的符合率达63.2%。除江苏省外,来自南方四省的363份病种中,297份为阳性。该方法可识别因热处理、紫外线和γ射线以及三氯异氰尿酸等药剂处理后的死亡病菌,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可靠检测方法,可望制成商品诊断试剂药盒普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