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矿质元素诱导盐渍化土壤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多糖和还原性糖累积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盐渍化土壤黑果枸杞非繁殖器官Cu、Mn、Mg、Cl对果实原花青素(OPC)、多糖和还原性糖累积的影响。以栽培于土壤总盐量0. 5%~1. 0%盐渍化土壤的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使用相关及非线性拟合方法模拟上述指标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中盐渍土条件下,OPC含量多为20~30 mg/g。植株体中量元素Ca和Mg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株体Mg与多糖显著正相关。微量元素Cu和多糖、还原性糖及原花青素(OPC)呈负相关。Mn、Cu与Ca、Mg之间存在激发作用,Mn、Cu可能增加了Ca、Mg活性并增强Ca、Mg的吸收。根系中Ca与多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根系中Mn元素含量与Ca和Mg呈极显著正相关,后两者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 <0. 01)。多糖和根系中Mn存在负相关;还原性糖累积量受根系中Cu的一定影响,OPC与根系中Mg显示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 05)。当植株内源氯元素大于5. 73%,OPC含量显著降低; Mn元素大于67 mg/kg,随Mn在植株富集量增加,果实OPC含量显著减少。果实多糖与植株Mn元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当Mn元素小于等于84 mg/kg,果实多糖含量显著增加。根系中Ca与果实多糖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系中富集较多Ca将抑制果实多糖累积。因此,表明营养物质累积可能受到盐渍化土壤生境矿质元素协同效应影响。这将为盐渍化生境黑果枸杞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合成调控提供一定应用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地面源污染与农户经营行为典型关系的实证研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考虑到果蔬茶等农业产业耕地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基于新疆甜瓜种植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与耕地面源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疆耕地面源污染与农户经营行为具有典型的相关关系,新疆耕地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是农膜污染,其次是化肥污染和农药污染;转变农户生产经营行为方式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推进土地流转和农地确权,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耕地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核桃品种在南疆地区的抗寒适应性研究初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引进保存的5个美国核桃主栽品种和3个新疆核桃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并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结合冬季果园实测气温数据以及春季冻害调查数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及田间冻害临界温度指标。结果表明,8个核桃品种抗寒力强弱为温185>维纳>艾米格>新新2>新丰>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3个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相对较差,在-14.6~-15.4℃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枝条及1年生枝出现冻害,维纳、艾米格以及3个新疆品种越冬正常。8个品种1年生枝半致死温度范围在-18.5~-26.6℃,半致死温度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品种间的抗寒力强弱,但低于田间冻害临界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新疆北疆滴灌冬麦区节水灌溉技术,探讨滴灌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2013—2015年设置0(CK)、900(W1)、1 800(W2)、2 700(W3)、3 600(W4)、4 500(W5)、5 400(W6)、6 300m3/hm2(W7)共8个灌溉量处理,测定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冬小麦随生育进程递进LAI均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其值以W5最高;叶片最高SPAD值出现时期随滴灌量增加而后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单茎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均以W5处理最高。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W5处理获得最高产量,而W4处理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量为3 600~4 500m3/hm2的处理为高产高效的最适灌溉水平。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量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耗水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无核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提高无核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良砧木,为葡萄果实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嫁接的4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和自根苗为试材,利用HPLC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影响,及二者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为辅。砧木嫁接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5BB、5C、101-14MG和SO4嫁接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其中101-14MG嫁接苗可溶性糖与自根苗比最大提高了14.67%,促进作用最明显。而贝达和188-08不利于提高果实内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各砧木嫁接苗果实蔗糖转化酶(AI和NI)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中期(花后75 d)酶活性达到峰值;而蔗糖合成酶整体呈上升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与自根苗相比,7个砧木中101-14MG更利于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AI和SS-c活性,SO4更利于提高其SS-c和SPS活性,嫁接苗果实内糖组分含量与AI、SPS和SS-s活性相关性较大,其共同作用影响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其中SS-s对糖分的积累贡献最大。【结论】7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中,SO4、101-14MG、5BB和5C嫁接均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其中101-14MG表现最佳。克瑞森无核嫁接苗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AI、SPS和SS-s活性共同调控的结果,其中SS-s是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糖积累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期及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刈割期与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新高粱3号、新高粱9号为供试品种,选择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3个时期刈割,并以不添加,添加尿素、青贮添加剂进行青贮制作,在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随着甜高粱刈割期的后移,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减少,在完熟期时达到最低,新高粱3号分别为13. 58%、23. 51%、16. 35%,新高粱9号分别为16. 74%、29. 55%、21. 34%,与乳熟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 3%~32. 85%、20. 87%~57. 31%、21. 4%~24. 76%;完熟期时新高粱3号的体外消化率与粗蛋白含量可达到65. 35%、8. 16%,比乳熟期时提高了48. 4%、0. 86%。在青贮过程中,加入青贮添加剂和尿素后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3. 34%~4. 4%、6. 5%~11. 4%;体外消化率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7. 17%~23. 22%、1. 22%~17. 06%;同时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 H值,有效减少了干物质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结论】种植于新疆北疆地区的甜高粱宜在完熟期刈割制作青贮,且青贮时加入添加剂可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