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20%毒莠定水剂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

农药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有效地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用20%毒莠定水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剂量为900ml/hm2,在小麦3~4叶期使用,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达80%以上,对多年生难除杂草大剌儿菜、苣荬菜等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小麦安全,灭草后增产显著。

关键词: 20%毒莠定水剂 多年生阔叶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阔净在麦类田防除双子叶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04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麦阔净对麦类田双子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作物安全,使用剂量1950g·hm-2;田间双子叶杂草危害严重且有多年生双子叶杂草,进行苗期用药,于麦苗3—4叶1心期,双子叶杂草2—4片(轮)叶期,对水225kg·hm-2均匀喷施,除草效果达90%—95%;田间只有一年生双子叶杂草,且土壤潮湿,可作播后苗前耱(耙)地时施药,除草效果达85%—90%。灭草后增产显著。

关键词: 麦阔净 应用技术 除草效果 小麦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野生大黄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青海科技 2004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野生大黄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找出了初步的组培配方和组培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黄 组织培养 青海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湖地区保护性耕作治理沙漠化试验初探

青海农林科技 2004

摘要:围绕旱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保护性耕作研究和试验,于2003年引进保护性耕作法,在青海湖流域布点试验。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改土、增产(11.81—20.65%)、增收(每公顷增收473.81—671.36元)、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秸秆覆盖,表土浅耕和硬茬播种构成保护性耕作技术。

关键词: 旱地 生态 保护性耕作 免耕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菌量对辣椒疫病发病速率的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2004

摘要:人工接菌条件下辣椒疫病发病速率r人工=0.2339,自然条件下疫病发病速率r大田=0.0745,接菌发病速率是大田自然发病速率的3 1倍。病原菌的大量存在会导致疫病发生发展迅猛,危害加重,因此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减少病原菌的量是防治辣椒疫病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辣椒疫病 人工接菌 发病速率 疫病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麦轮作区农田杂草群落种群的演变与防治

作物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因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断转向二、三产业 ,田间管理放松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 ,或使用除草剂技术不当 ,及人工锄草次数减少 ,引起多年生双子叶杂草苣荬菜、大蓟、藏蓟、田旋花、西伯利亚蓼和禾本科杂草芦苇及结种量大的一年生杂草藜、遏蓝菜、顽固性杂草猪殃殃、荞麦蔓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防治方法应采取轮作和化学防治为主 ,人工拔锄杂草和深耕捡出地下根茎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 油麦轮作区 杂草群落 种群演变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麦蚜药效试验

青海农林科技 2004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0%吡虫啉WP,每公顷用药400—600g,喷液量600kg,能有效地控制麦蚜危害,其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防效高于标准对照药剂。

关键词: 10%吡虫啉WP 麦蚜 药效 用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油轮作区油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作物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麦—油轮作区油菜田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 0~ 1 5cm的耕层土壤中 ,青海川水地区以藜为主、脑山地区又以藜、遏蓝菜、鼬瓣花等杂草组成了该地区油菜田土壤种子库。通过调查各地土壤中优势杂草种子的出苗规律。得出在杂草防除上 :川水地区着重防治藜 ,脑山地区在有效控制藜的同时 ,还应防治遏蓝菜和鼬瓣花等杂草

关键词: 麦—油轮作区 土壤种子库 杂草 出苗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新品种——青豌豆1号

农村百事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粒高产粮菜兼用型蚕豆——青海11号

农村百事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