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半干旱地区玉米采用麻地膜覆盖栽培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常规栽培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研究了麻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温度、土壤持水量、玉米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地膜覆盖栽培比常规栽培生育进程加快,株高和叶面积系数增加,根干重减少,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增加8.42%。麻地膜覆盖栽培经济效益低于常规栽培。
关键词:
麻地膜
覆盖
玉米
综合效益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方式使生育期提前2~3d;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增温效果明显,播种出苗阶段≥10℃积温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34.1℃·d;产量显著提高,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5.56%,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春玉米
耐老化膜
保护性耕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份高粱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对组织培养的反应和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差异,但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不定芽分化率以及再生频率有明显差异。其中YN336A、YN267R、YN510R和YN338A的再生效果较好,其不定芽发生率、不定根发生率及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4.4%-72.8%,76.2%-100.0%和36.3%-80.0%。对只生根不生芽的基因型,加入1-2 mg/L KT有明显抑制生根、促进生芽的效应。
关键词:
高梁
自交系
幼胚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7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Ell.etMart)激活蛋白的获得,用不同浓度激活蛋白溶液处理番茄种子和秧苗,观察其生长变化规律和与生长相关的酶(根系脱氢酶)的活性变化规律。同时,对植物激活蛋白溶液处理的接种番茄早疫病的番茄秧苗
关键词:
激活蛋白
番茄
诱导抗性
脱氢酶
防御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吉林省小杂粮的生产状况以及潜在社会需求和经济价值,阐述了小杂粮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我省在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小杂粮产业的技术模式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小杂粮
产业化
吉林省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玉米不同品种清种、混种和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玉米清种区与混种区的玉米螟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得出,混种对降低一代玉米螟卵量有明显作用,比清种一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13%~45%。通过玉米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发生情况分析得出,间种向日葵的小区中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认为向日葵可能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螟
种植方式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人参黑斑病发病初期,施入阿米西达悬浮剂2~3次,防治效果达58.40%~62.98%,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9.15%的效果。
关键词:
农药
阿米西达悬浮剂
人参黑斑病
防治效果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多雨年间不同熟期品种四密25与郑单958在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高于露地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品种间茎、叶、鞘等玉米器官干物质转移量与转移率存在差异,转移率四密25>郑单958,转移量郑单958>四密25;覆膜条件下玉米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产量,而且郑单958>四密25。中熟品种产量受覆膜影响小,晚熟品种覆膜增产潜力大。
关键词:
玉米
寒地覆膜
干物质积累
产量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稻瘟病菌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或株系),不同抗瘟基因对稻瘟病菌的不同株系具有不同的抗性。测定了17种抗瘟单基因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的抗性频率和基因组合的联合抗性频率。结果表明:Pi-kp、Pi-9(t)、Pi-ta2、Pi-z抗瘟单基因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的抗性较强,抗谱在80%以上,尤其是Pi-z的抗谱达到95%;基因组合的联合抗性频率比单个基因均不同程度提高,中等抗谱的基因间组合提高明显,选择合适的基因进行组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抗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瘟基因
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