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种质改良

东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本文针对青贮玉米品种特点,就我国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青贮玉米种质的形成、杂优模式、种质创新等方面进行研讨,并提出几点看法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质资源 杂优模式 种质资源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籽粒的营养成分与饲用价值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高粱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其籽粒营养价值高,是畜禽的优质饲料。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高粱作为饲料在我国畜牧业中应用很少。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粱籽粒的饲用价值,以期提高高粱作为饲料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地开展高粱饲料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 籽粒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对7个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并对其生育期、不同时期的绿叶数量、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雄玉581、恒育185、金庆1号、京华8号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2 057.0、11 749.5、11 442.0、11 307.0 kg/hm~2,其千粒重也较高,商品粮的质量表现较好。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吉林桦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响应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影响,在胁迫条件下,小麦可通过改变自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对各种胁迫作出响应。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全面揭示小麦响应胁迫时其细胞内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发现胁迫响应相关的标志物,是小麦抗逆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小麦响应非生物(低温、高温、干旱、盐碱)和生物(病原菌)胁迫上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小麦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组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瘤黑粉病与丝黑穗病高效接种方法的筛选

东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本研究以高感品种吉单209为材料,接种玉米黑粉菌与玉米丝黑穗菌,采用玉米茎基部注射、拌菌土、玉米苗期灌根、菌液浸种等4种方法,在模拟田间环境条件下观察玉米植株的发病情况,并对玉米植株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筛选适合玉米黑粉病与玉米丝黑穗病的接种方法。结果显示,玉米茎基部注射是玉米瘤黑粉病最佳接种方法。玉米茎基部注射和菌液浸种是玉米丝黑穗病较好的两种接种方法。本研究为今后快速评价玉米资源对玉米瘤黑粉病及玉米丝黑穗病抗性提供可靠的接种方法。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丝黑穗病 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光温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17

摘要:为了明确日光温室中光照和温度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2014—2016年在日光温室中采用A字形架进行草莓立体栽培,通过对比不同空间位置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草莓植株生长势、果实成熟期、产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光温条件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是影响日光温室立体栽培草莓的重要因素,上层草莓的植株长势、产量显著优于中、下层,中、下层草莓比上层草莓果实成熟期推迟。

关键词: 草莓 光照 温度 立体栽培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茄子伤害的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2017

摘要:低温逆境下,茄子的产量和品质会出现下降,基于此,从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两方面上,阐述低温对茄子伤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寒冷地区设施内茄子的冷害诊断指标和茄子抗寒性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温 茄子 形态学 生理生化指标 冷害诊断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直接PCR技术快速筛查转基因玉米方法研究

玉米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CP4-epsps基因玉米为研究对象,用玉米内标准基因z SSIIb及3种常见转基因成分(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基因)为检测靶标,建立基于直接PCR技术的玉米转基因成分筛查方法。此方法不用提取纯化DNA,只需取直径约为0.5 mm的叶片加到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与常规PCR方法相比,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玉米叶片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筛查。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直接PCR 快速筛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种子发芽期耐寒能力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3种基因型(耐寒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共10份花生种子为材料,于6个浓度梯度的过磷酸钙溶液(0浓度为对照)浸泡进行发芽试验,以露白率,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在常温(25℃)浸种与低温(2℃)浸种下不同基因型花生种质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胀萌发期,25℃/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为P2>P3>P4>P1>P5>P0;2℃/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P4>P2>P5>P3>P1>P0,无论常温浸种还是低温浸种,72h露白率都高于对照水平。3种基因型的10份花生种质25℃/120h发芽率明显高于2℃/120h发芽率,经低温处理后,耐寒型种质(S8,B1,Y4)和中间型种质(E4,Q2)发芽率高于中间型种质(H56)和敏感型种质(H33,J11,J19,J4),且敏感型种质随磷浓度的增高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高。通过露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针对不同基因型可以增施不同浓度的磷肥来提高花生种子发芽期的耐寒能力,耐寒型种质以P3最明显,中间型种质以P2最明显,敏感型种质以P5最明显。

关键词: 耐寒 基因型 花生 发芽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距配置对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2013~2014年,以农华101为试验品种,设置55、65、75、40~90、35~165 cm等5个行距处理,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遵循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土壤30~80 cm储存水分较多。降雨量较大的年份,行距配置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明显。在降雨量正常的年份,行距配置对55、65、75 cm均匀行处理影响不明显,行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行距35~165 cm配置的土壤含水量较低,较含水量最高处理低4个百分点。行距配置对40~90 cm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行距配置 玉米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