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谷子四体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在谷子初级三体的群体中发现了四体 、四体 、和四体 。运用细胞学方法对三种四体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 ,其染色体数均为 2 n+2 =2 0。四体的两个额外染色体与其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形成四价体的稳定结构。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有四种形式 ,其中以 8 +2 形式最多 ,在后期容易形成 2 / 2均衡分离。四体 、四体 植株形态便于鉴定 ,在子代中传递率较高。这些特征使它能替代相应的三体用于遗传分析

关键词: 谷子 四体 染色体核型分析 减数分裂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酸酶对大豆中植酸降解作用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植酸钙作为唯一的磷源,从无花果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菌株,利用该菌株液体发酵所得到的粗酶处理脱脂大豆粉,30℃下反应90℃分钟,植酸(盐)降解率过75% ,处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由0.167m g/m l增加到12.1m g/m l。

关键词: 植酸酶;大豆;植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一穴小群体的边际效应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证实,一穴多株的小群体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边际效应。条形穴栽培与圆形穴栽培相比,能够发挥这种边际效应,提高大群体的群体数量与群体质量,起到增蘖增穗增粒而显著增产的效果。圆形穴栽培产量为1165167kg/hm2,条形穴栽培为1230267kg/hm2,比圆形穴栽培增产65100kg/hm2,增产率为559%。为水稻栽培上采用一穴两墩插秧、条形穴机插、条形穴盘育抛秧及摆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条形穴,边际效应,栽培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HMC毒素纯品

微生物学通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制备了从玉米小斑病病菌C小种(HelminthospriummaydisRaceC)分离出来的毒素ToxinI,经NMR的结构分析证实此制备物纯度较高,达到结构分析要求。用氯仿提取含有HMC的毒素培养滤液,经过多次TLC展层层析(CHCl_3:MeOH=9:1),刮取具有侵染活性的部分(R_f=0.4)溶解在小体积甲醇中备用。色谱柱为Waters(制备型250mm×10mm)填料为YWG-C18反相柱,粒度10um,流动相选用甲醇:水55:4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72nm,进样量每次100ul,当主要峰出现时,收集合并冻干保存(保留时间9.5min)。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制备 HMC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玉米免耕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制了一种小型适用于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的具有深松、播种、施肥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机施肥播种共用一个窄幅开沟器,化肥点施于两穴种子之间,可一次完成深松、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工序。生产试验表明,各项技术性能满足农业种植要求。本机被农业部选为全国首批推荐精少量播种机具。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施肥,深松,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秆紧凑、半紧凑型夏谷新种质的创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秆紧凑、半紧凑型夏谷新种质94261、181 具有和以往育成的夏谷品种显著不同的特点:(1) 在遗传上脱离了与日本60 日、豫谷1 号的血缘关系,丰富了夏谷品种的遗传基础;(2)具有中秆紧凑、半紧凑,抗病、抗倒的特点,其抗源与日本60 日、豫谷1 号的衍生系统不同;(3)高产、稳产。因此,它们一经育成就在育种和生产上获得广泛应用,被用作育种的骨干亲本, 使育种的骨干亲本在日本60 日、豫谷1 号、鲁谷2 号、不5019、鲁谷5 号、冀谷6 号、新农724 的基础上增加了181、94261 两个新型亲本,种质基础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为日本60 日、米黄谷、小柳根、60 日还仓、日本早熟1 号、大白谷、绿穗谷。利用它们作亲本已选育出一些优良后代。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该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上获得应用的遗传、生理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就夏谷种质基础拓宽、新种质创新及其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秆 紧凑型 半紧凑型 夏谷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鲁、豫主要玉米优势种质组合模式及其演化趋向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本模式主要有四×L、四×R、旅×L、旅×R与四×获5 种;复合模式则包括由诸多多元复合种质构成的如四( 获×L) 、R( 四×旅) 等。复合模式在玉米杂优育种中渐趋突出。应用基本模式良好的融合性构建复合模式,代表了优势种质组合模式演化的基本趋向。发掘、创新现有种质资源,引入美国玉米带和热带- 亚热带优势种质组合模式及其相应种质,分别与京、津、冀、鲁、豫优势种质组合模式的相应种质对应进行“温×热”互导,是优势种质组合模式演化的两条主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优势种质组合模式 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RAPD标记(OPH17(1400))、SCAR标记(SCAR(1400)和SCAR(1265))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小麦抗病育种材料中的抗白粉病Pm21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利用随机引物OPH17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3~5次重复共372次RAPD扩增中,有28次(7.53%)未获得扩增产物,有21次(5.64%)扩增结果难以判断目标片段OPH17(1400)的有无,说明RAPD标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较差,在育种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而在利用SCAR标记共488次PCR扩增中,均可以扩增出与Pm21基因连锁的多态性SCAR(1400)或SCAR(1265)目标片段,说明SCAR标记是稳定、准确、可靠的DNA分子标记,可应用于育种群体中Pm21基因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利用RAPD和SCAR标记对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抗白粉病育种群体中抗病基因Pm21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DNA分子标记与植株的白粉病抗性表现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标记辅助的向农艺亲本的回交转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经多代回文改良,未发现簇毛麦6VS染色体臂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的重组。

关键词: Pm21 RAPD SCAR 荧光原位杂交 标记辅助选择 白粉病 小麦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甜椒一代杂种冀研4号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英格拜 尔甜椒中 选育出 核型甜椒 雄性不 育两用系 A B91 ,从 美国 引进 的甜 椒材 料经单株多 代自交 选出自交 系 M D,二 者经杂交 配制成中 熟甜椒 一代 杂种 冀研4 号。该 品种 生长 势强,叶片较大 ,果 实 灯 笼 形, 果 面 光 滑 而 有 光 泽, 平 均 单 果 质 量 96 g , 最 大 单 果 质 量 150 g , 果 肉 厚0 .55 cm ,抗病 毒病 和日 灼病, 一般 每667 m 2 产量 3 500 kg 。 适宜 春季 露地 地膜 覆盖 栽培 和大 中拱棚栽培 。

关键词: 甜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冀研4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果树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国光’苹果的花粉为试材,研究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肌醇磷酸脂酶抑制剂Li+ 、蛋白质激酶抑制剂H7 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且随其浓度提高,抑制效应增强;Li+ 的效应可被外加肌醇逆转。磷脂酶(PLC)抑制剂新霉素仅在高浓度时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此外,上述抑制剂在高浓度时对花粉萌发的初始阶段具显著的抑制效果。加速磷脂酰肌醇分解的脱氧胆酸钠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促进肌醇磷脂降解的2 ,4D的作用很小。由此表明,肌醇磷脂(PI) 信息传递系统可能参与了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并可能在花粉萌发的启动过程中具重要调节作用。

关键词: 苹果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 Ca~(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