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川水地区油菜田杂草出苗动态
《青海农林科技 》 2000
摘要:定点系统观察川水地区油菜田几种主要杂草苣荬菜、艹扁 蓄、荞麦蔓、酸模叶蓼等。田间发生总密度 331 .84万株 /hm2 ,杂草种类多样性指数为 0 .7648。多年生杂草苣荬菜发生量为 1 2 2 .34万株 /hm2 ,4月上旬开始出苗 ,7月下旬终止 ,历经 1 1 4d左右 ,出苗高峰期在 5月上旬。一年生杂草艹扁 蓄、荞麦蔓、酸模叶蓼 ,田间发生量分别为 74.83万株 /hm2 、51 .5万株 /hm2 、3933万株 /hm2 ,4月上旬开始出苗 ,5月下旬终止 ,历经 53d左右 ,有两个出苗高峰期 ,第一个峰期在 4月上旬 ,第二个峰期在 5月上旬。这三种一年生杂草在田间出苗最适深度 1 993年分别为 1— 3cm、2— 3cm、1— 3cm ;1 999年分别为 3— 5cm、2— 4cm、2— 3cm。出苗深度变化与5月份降水量 ,田间土壤干湿有密切关系


青海省灌木树种资源的培育和开发
《林业科技通讯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海灌木资源的分类,并对这些灌木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青海省,灌木树种,资源开发


高原优良盆景灌木匍匐栒子开发技术
《林业科技通讯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匍匐子是青海高原优良盆景材料。文中从匍匐子盆景材料的选坯、栽植、修剪造型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开发和盆景批量生产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匍匐栒子,盆景,造型,批量生产


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体系简介
《青海科技 》 1999
摘要:通过介绍青海省地理、气候条件和马铃薯生产状况,分析了马铃薯产量降低的原因,并简要说明了青海省依托省农科院生物中心的技术优势,经过脱毒来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技术体系。


青海高原四翅滨藜引种适宜区划分
《青海草业 》 1999
摘要:四翅滨藜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优良饲料灌木树种。本文在分析原产地和青海高原各不同生态区域生态气候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定位引种试验,采用模糊优先比的方法,划分出了青海高原引种四翅滨藜的适宜区域。


准常绿饲料灌木─—四翅滨藜
《青海科技 》 1999
摘要:四翅滨藜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优良的饲料灌木树种,自引入青海省栽培以来,生长适应性良好,可适宜在河湟谷地和共和盆地等地区生长。


油松材积方差模型及其材积模型权重选择
《青海农林科技 》 1999
摘要:本文分别以胸径、胸径与树高为自变量建立材积方差模型。一元最优材积方差模型为 S2 = ad13b ,其权重 W = d13 - b 加权效果最佳,材积模型 V= ad13 b 相对系统误差 C% < ±179 % ,相对均方差 M S D% < 2532 % 。二元最优材积方差模型为 S2 = a(d13h)b ,其权重 W =(d1 .3h) - b 加权效果最佳,材积模型 V = d1 .3 2h (a0h - 1 + a1)2 的 C% < ±124 % , M S D% <1015 % 。材积模型加权后, C% 下降近1 ~28 倍, M S D% 下降近002 ~700 倍。
关键词: 材积方差模型;权重;油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