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冀杂3268简介

中国棉花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4%单嘧·扑灭WG防除夏谷子田杂草

农药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44%单嘧·扑灭WG防除夏谷子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单嘧·扑灭WG在夏谷子田的用药量应为2100 ̄2400g/hm2,此剂量下施药后45d,药剂对杂草株数总防效为89.1% ̄91.8%,对杂草的总体鲜重抑制率在85%左右。44%单嘧·扑灭WG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对谷子安全,可以有效防除夏谷子田整个生长季中的杂草,封闭作用较好。

关键词: 44%单嘧·扑灭WG 谷子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农14及其系谱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重组分析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绥农14及其系谱中的亲本品种为实验材料,对14个农艺性状及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139对SSR引物进行分析,揭示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重组关系,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似,每个SSR位点Shannon-Weaver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1.677;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6380,变化范围为0.5380~0.7990。筛选出区分这些品种的最少SSR位点数为3个;如Satt543、Sat_130、Satt218。研究发现,连锁群中间区段重组率与两个末端区段重组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连锁群上各区段的遗传重组是随机分布的。在139对引物中有39对引物在绥农14及其8个亲本间没有多态性,表明这些位点可能对品种改良具有重要作用;位于B2连锁群的Satt168是从祖先亲本紫花4号保留给绥农14的唯一的多态性位点,可见,经过5个世代的杂交重组和遗传改良,绥农14的遗传组成与紫花4号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 绥农14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重组 指纹图谱

我国小麦资源与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我国小麦生产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载荷矩阵理论,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确定了影响小麦总产量的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经研究认为,影响小麦产量的第一主因子为资源(科技)因子,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等;第二主因子为投入(产出)因子,表现为价格、收益等;第三主因子为政策因子,包括政策虚拟变量、工农业商品比价;第四主因子为气候因子,主要为受灾比重的大部分信息。因而,要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遵循“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原则。

关键词: 小麦资源 综合生产能力 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稳定性差异及地域和气候因子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多地试验研究了河北省中南部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特点、品质性状稳定性及地域和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均达到强筋麦标准,吸水率和湿面筋部分达标,而沉降值均偏低。地点间品质性状稳定性顺序是吸水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不同品种不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有很大差异,以藁9415是品质性状和品质稳定性较好。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随纬度降低而降低,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则相反。说明河北南部较中部更适宜强筋小麦种植。开花至成熟期间平均最高气温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正相关,与蛋白质,沉降值、湿面筋负相关;日照时数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负相关;降水量与沉降值显著正相关。因此,灌浆期相对较低气温、较短日照时数和较多降水有利于品质性状的综合提高。沉降值和稳定时间是改善强筋小麦品质的主要限制性状,是育种和栽培上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品质稳定性 气候因子 地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F_0代子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不同来源的自交系花粉分别与4个母本自交系杂交,分析杂交当代子粒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含量和百粒重的当代杂种优势。试验结果表明:当代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和百粒重均存在当代杂种优势。其中F0子粒中蛋白质当代杂种优势最高达54.1%。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 自交系 子粒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花器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初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通过海岛棉、陆地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回交、自交,创造出大量的、花器颜色丰富多彩的棉花新种质资源,丰富了棉花种质资源库。该文介绍了其中12个已稳定的花器颜色丰富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远缘杂交 棉花 花器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防治金龟科幼虫的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筛选出的对金龟科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HBF-1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菌悬液与含有土豆丝的土壤混合饲喂幼虫的方法,测定了HBF-1菌株孢晶粉剂对华北地区主要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其敏感性依次为四纹丽金龟Popilliaquadriguttata、黄褐丽金龟Anomalaexoleta、蒙古丽金龟A.mongolica、铜绿丽金龟A.corpulenta和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lucidula,LC50为3.104、18.987、30.924、34.713和55.995μg/g土。HBF-1菌株悬浮剂防治花生田金龟子幼虫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为71.4%~75.4%,保果效果为58.7%~72.9%。在花生产量比较试验中,HBF-1菌株悬浮剂50倍液处理区比空白对照区的产量增加363.0~903.0kg/hm2。HBF-1菌株悬浮剂施入草坪后可免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杀虫活性保持较长时间;经调查,HBF-1制剂在土壤中经过120天后仍保持杀虫活性。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HBF-1菌株 金龟科 花生 草坪

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腊螟诱捕法,对采自河北省的1975个土样进行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共分离出斯氏属线虫17个种群,异小杆属线虫49个种群,土壤带线虫率为3.34%。在斯氏属线虫中,其中格氏线虫有2个种群,新种A有一个种群,新种B有14个种群;而49个异小杆线虫种群均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河北南部邯郸及邢台地区,以斯氏线虫为主,而在中北部地区则以异小杆线虫为主。同时明确土样中的带线虫率与土壤植被以及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未耕地以及以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为植被的土壤带线虫率分别为6.59%、5.13%、3.15%和2.9%;沙土、沙壤土、壤土以及粘土的带线虫率分别为8.57%、3.17%3、.36%和0。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昆虫病原线虫 异小杆线虫 斯氏线虫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产植物激素细菌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冰乙酸(45:54.8:0.2)为流动相干255 nm检测细菌培养液提取物,根据HPLC检测结果快速筛选得到既产赤霉素(GA3)又产生长素(IAA)的细菌1株CX-5-2,并利用:HPLC进一步研究并明确了该菌株不产植物激素的适宜条件。同时明确了该菌株对小麦生长具有促进的潜力。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细菌 植物激素 赤霉素 生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