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旱稻、高粱属间杂交紫色性状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旱稻品种远FH 2_1(O.sativa)为母本,高粱(S.bicolor)品种沈农133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紫色芒子、紫色柱头新性状,F5出现紫色单株。对田间F2群体452株调查,芒色的分离比例白色∶有色(紫色-红色)为109∶343,该性状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作基因隐性上位基因控制,χ2检验结果符合12∶4分离比例。但根据色泽由紫-红,表明色素性状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尚有修饰基因存在。柱头颜色分离比例白色∶紫色为260∶192,χ2检验结果符合9∶7分离比例。柱头颜色无中间过渡色,只表现紫色和白色2种颜色,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补基因控制。

关键词: 旱稻 高粱 属间杂交 紫色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蘑菇南移栽培的栽培料配比及发酵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蘑菇产自内蒙和冀北坝上高原,将它南移下坝进行人工栽培是本研究的目的。选用当地栽培材料,研究其配比,通过调查料发酵情况,菌丝吃料情况,出菇情况,逐步摸索出适应坝下至河北省南部地区的栽培原料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合理比例的玉米秸和鸡粪是河北南部栽培褐蘑菇较为理想的栽培主原料。

关键词: 褐蘑菇 南移栽培 栽培料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根系干重对水分的反应类型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塑料管栽培方法,对15个黄淮海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根系对水分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根系对水分反应不同。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品种分为正敏感型、不敏感型、较敏感型和负敏感型4种类型。品种的抗旱指数与根系反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聚类分析 抗旱性,抗旱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梁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3及BC1表型鉴定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粱(S.bicolor)为母本、旱稻(O.sativa)为父本进行属问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短芒和黄色柱头新性状,并能在F2、F3及BC 1 稳定遗传.F1在株高、穗长、穗型、分蘖性等性状上仍疯狂分离,并出现父本白色籽粒单株.BC1在株高、分蘖二性状上接近父本,回交效应非常明显,t测定无差异,并出现多子房新性状.高梁与旱稻杂交及回交,能创造变异,产生新性状,对创造矮秆、优质、多子房新种质十分有效.然而,二者杂交后代主体性状仍似母本,只表现父本少数性状.属于部分遗传物质导入.

关键词: 高梁 旱稻 远缘杂交 部分遗传物质导入 表型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时间和接种密度对咖啡短体线虫繁殖和形态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胡萝卜片培养短体线虫技术,测试不同培养时间和接种密度对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繁殖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培养条件下,每片胡萝卜(厚10 mm,直径3 cm)接种25头线虫雌虫,线虫的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3周线虫的繁殖系数为6.24,线虫的群体数量增长缓慢;第3~6周线虫的繁殖系数略有增高,为8.99;第6~9周其繁殖系数高达17.88,线虫群体数量快速增长;之后,线虫群体数量增速下降,其繁殖系数降为1.42。在接种不同密度线虫的实验中,线虫的群体数量均显著增长,其繁殖系数在不同接种密度处理中差异不显著;随机挑取10头雄虫与雌虫,比较不同线虫密度对线虫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密度除对雌虫的b值(体长/头顶至食道腺与肠连接处长)有显著影响外,对雄虫和雌虫的其他形态特征测量值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短体线虫 薯蓣红斑病 繁殖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从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现状与趋势出发,提出农业科技期刊要开展良好的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和外事营销;指出培养和提高农业科技青年编辑的信息能力至关重要;探讨利用网络技术来发展农业科技期刊等方面对促进农业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市场意识 信息意识 网络意识 国际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物农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农药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亿活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使用浓度在(3.3 ̄1.25)×106cfu/mL范围内,相对防治效果达到71.78% ̄82.75%,0.3%苦参碱AS使用浓度在22.5 ̄50.0ga.i./hm2范围内,相对防效66.83% ̄77.04%,且对有益生物无害。

关键词: 生物农药 黄瓜霜霉病 田间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典型土壤养分不同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出一套适合河北省土壤养分快速测定的方法,本研究对河北省典型土壤类型土壤样品进行了改进的测定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硝态氮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了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效P,K,Cu,Fe,Mn,Zn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的硝态氮、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P,K,Cu,Fe,Mn,Zn与我国常规化学方法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营养元素 快速测定 ASI法 常规方法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盐碱胁迫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 l、Na2CO3以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处理旱稻种子,模拟中性盐、碱性盐和混合盐碱对种子萌发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低浓度NaC l促进种子萌发外,其它处理均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上升,α-淀粉酶活性降低,危害程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剧。3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Na2CO3>混合盐碱>NaC l。

关键词: 旱稻 混合盐碱 发芽率 发芽指数 丙二醛 α-淀粉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际小麦育种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保护性耕作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常规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慢病性利用是抗病研究的主流方向;四是品质研究更注重营养特性。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慢病性 分子标记 常规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