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根部损伤程度对感染黄萎病菌后体内抗性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棉花黄萎病对不同伤根程度棉苗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影响。方法棉苗长至四叶时,将纸钵与蛭石等去掉,用水小心冲刷,得到:⑴完整根苗。⑵将根下部3~5cm的余根用消毒的刀切掉为切根苗。⑶留主根,将大部分侧根切除为伤根苗。3种不同根系状况的棉苗浸于20ml棉花黄萎病菌的菌液中,以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经0~48h,记载致萎蔫程度,并测定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3种伤根处理的棉苗浸黄萎病菌培养液后,其致萎度差异显著。当病菌液的浓度为1﹕10时,整根苗不出现感病,受害最轻;其次为伤根苗,2级感病;切根苗最为严重,3级感病。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以1﹕50浓度处理效果最好,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伤根苗达42.96Umg-1·min-1,整根苗达到较高值49.2Umg-1·min-1,切根棉苗为38.2Umg-1·min-1。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切根棉苗为39.483mmol·g-1,伤根苗为27.12mmol·g-1,整根苗为最低值3.845mmol·g-1。而体内相关抗性酶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高低与有害物质丙二醛(MDA)含量的多少,其顺序与受害轻重的顺序一致。结论棉花伤根后的棉苗外部病理反应与体内相关酶的动态生化反应进行研究,获得植株外部病理反应与内部生化实验相吻合的结果。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根部损伤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72%霜脲·锰锌WP中霜脲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复配杀菌剂72%霜脲·锰锌WP中的霜脲氰含量,该法简便、快捷、准确。试样溶解于甲醇,试样中霜脲氰在150mm×4.6mm(i.d.)C18不锈钢柱(装填YWG)中,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40∶60,采用紫外检测器,在UV254nm下,进行分离和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75,变异系数为0.94%,回收率在99.01%~100.11%之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生长发育及取食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 iensisHBF-1菌株对10日龄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和黄褐丽金龟A.exoleta幼虫存活率、拒食、抑制生长及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大和感染时间的延长,两种金龟子幼虫的存活率均下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使该幼虫对饲料的选择性增强。感染7d时,对黄褐丽金龟幼虫的LC50值为64.16μg/g,14d时下降到13.98μg/g,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LC50值则由79.69下降到19.14μg/g。当菌剂浓度为10μg/g、感染7d时,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率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4%和9.84%,14d时分别为30.75%和73.87%;当菌剂浓度达到160μg/g、感染7d时,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率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9.01%和83.61%,14d时分别为86.10%和97.75%。可见高浓度菌剂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
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棉花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防细菌NCD-2是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该菌株通过分泌抑菌肽而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和棉花立枯病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着重通过原生质体法与诱导转座方法,建立了携带转座子Tn917质粒pTV1对枯草芽孢杆菌NCD-2野生菌株的转化体系与转座子突变技术,获得1500多个转座子插入突变子。通过测定这些突变子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到2个抗生作用丧失的抑菌功能缺失的突变子。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抑菌功能缺失突变子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野生菌株,说明NCD-2野生菌株产生的抑菌肽在该菌株防治棉花立枯病中起到主要作用,进而说明编码该抑菌肽的基因在该菌株防治棉花立枯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生作用 Tn917 突变 转座子标签法 枯草芽孢杆菌 大丽轮枝菌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和节水性状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4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不同的灌水处理下,研究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抗旱指数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灌水处理间与品种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灌水与品种互作差异显著。2水处理产量高于4水。石4185,冀 5579,石麦12等19个品种2水处理产量高于4水,多丰2000,师栾02-1,良星99等5个品种4水产量高于2水。分别以2水处理和4水处理下的产量作为水地产量计算抗旱指数,得出抗旱型,不抗旱型和中间型比例分别为4.2%, 29.2%,66.6%和20.8%,20.8%,58.4%。综合分析认为石麦12,冀5579和石新618等产量和节水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更适于节水栽培。


金针虫在河北抗虫棉田的发生与防治
《中国棉花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2005年河北省部分棉区发生金针虫为害棉花的情况,由于棉农对金针虫不很了解,不知怎样防治,给棉农带来较大损失。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别名铁丝虫、姜虫、金齿耙等。金针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在我国从南到北分布很广,为害的种类也多,如不及时防治,将给作物生产带来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