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地棉花群体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在旱地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来研究棉花群体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高密度(15×104株/hm2)群体可以通过增加覆盖率,减少土壤表面无效蒸发和增加植株叶片气孔阻力,减少植株叶面蒸腾来减少水分消耗;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调节光合产物向库器官输出率来提高产量。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提高土壤水分生产效率,建成旱地棉花高质量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盛31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强盛31杂交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1998年以自选系盛918玉米自交系为母本,盛919自交系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在1998~2003年各级产量试验示范中该品种表现为坚秆、大穗、抗旱、抗病和抗倒等特点,丰产稳产性好。全生育期需≥10℃积温2700℃·d,该品种属早熟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长管蚜种群时空动态的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小麦蚜虫防治提供依据,应用聚集度指标有关参数,分析了麦长管蚜种群在麦田中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麦田中的分布属聚集分布,并以个体群疏松形式存在,个体间相互随机吸引,个体群闷是聚集的。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将种群按时间动态分为8个状态集,初盛期(A3)是防治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A_2 CMS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有7种类型,即A1,A2,A3,A4,A5,A6和9E。以A2/B2V4为材料,对A2类型的雄性不育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粱A2V4 CMS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在前期Ⅰ至中期Ⅰ无任何异常现象,从后期Ⅰ开始,染色体行为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同源染色体在走向两极时出现滞后或部分不分离;或在后期Ⅱ姐妹染色体不分离造成细胞内染色体多倍化,以致形成两极染色体数目不等;在一个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团或核;三分体及“T”型和直线型排列的四分体。所有这些异常现象最终导致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不能发育正常的小孢子,因而造成雄性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