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特克防除春油菜田杂草的初步试验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油菜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超过13.5万hm2,是农村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油菜田草害严重,危害率达78.1%,减产率达20.0%。在油菜草害中,对野燕麦已有有效防除药剂,而防除双子叶杂草却是一个难题,并且由于防除野燕麦后,...


恶唑禾草灵防除春小麦田野燕麦试验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野燕麦是我国农田主要草害之一。为引进防除麦田野燕麦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的除草剂新品种。1997—1998年,我们对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10%恶唑禾草灵,在我省春小麦田防除野燕麦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大白菜数量性状遗传关系稳定性研究——主成份分析法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通过对不同年份,每年随机抽取的22个大白菜(BrasicaPekinesisRupr)品种进行随机区组,三次重复试验,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经过方差分析均呈显著性差异的20个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①1995年主成份Ⅰ,1996年主成份Ⅱ,1997年主成份Ⅲ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性状的主成份,即叶球高,单株净重,小区毛菜产量,小区净菜产量。并且这些性状在三年的试验保持了一致性,说明其具有稳定的遗传机制。②1995年主成份Ⅷ,1997年主成份Ⅱ看成影响抽苔率主成份,在1996年资料未表现出来,证明影响抽苔率的性状的遗传机制具有不稳定性。
关键词: 大白菜,遗传,稳定性


青海9号蚕豆单株产量组成因子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青海9号蚕豆的主要产量组成因素中,单株粒数和实荚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及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较高。选择时着重多荚多粒型,兼顾大粒型。
关键词: 青海9号,蚕豆,相关,通径分析


春麦田化学除草配套体系与大面积示范效果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长期以来,对麦田杂草防除存在着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引起麦田杂草种群演替加速,出现新的草害问题。“八五”以来,我们把防除麦田恶性杂草野燕麦与双子叶杂草组成的群落危害作为标靶,重点开拓研究麦田一次性化学除草技术。筛选研制出高效复配除草剂麦草光、麦草枯等...


春小麦田草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麦田杂草危害直接影响麦类作物的生产,防除麦田草害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重要任务。除草技术的进步,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子专题《春小麦田草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编号85—010—01—05—03,经五年认真攻...


野芥菜田间发生规律与防除技术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野芥菜(Brasicajuncea(L.)Czern.etCos.)为一年生双子叶杂草。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出苗期76天,有高峰期约4月中旬,占整个苗期出苗数的79.0%以上。出苗最适深度1.0—3.0cm。花期50天,果期35天,单株结籽量平均300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30天,萌发率2.2%。野芥菜与小麦的竞争危害,在小麦三至五叶期和孕穗至抽穗期,株高、鲜重表现强烈竞争优势。植株含N、P、K量比小麦高13.0%—57.2%。野芥菜鲜重与小麦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6642-0.36x1(r1=-0.924),y2=560.4-0.02x2(r2=-0.947),y3=44.19-0.001x3(r3=-0.838)。在1986—1993年间,11种除草剂及其复配剂防除效果为95%以上,小麦增产约20%。
关键词: 野芥菜,生物学特性,小麦产量,化学防除


柴达木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摘要:本文对柴达木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定量数学模拟。结果表明 ,柴达木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基本符合 L ogistic生长函数 ,只是单产 112 50 kg/hm2 以上的高额丰产田的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用库柏茨生长函数拟合的效果更好。


豌豆新品种草原276
《作物杂志 》 1998
摘要:豌豆新品种草原276草原276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86年以阿极克斯为母本,以A695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是将隐生基因af(小叶变卷须)转育到普通豌豆上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称半无叶豌豆,其特点是小叶全部变为卷须,卷须极多。1998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