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海省农田杂草危害和群落种群演替初步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农田杂草调查,并比较十余年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农田草害情况和杂草种群演替趋势及原因。认为青海农田杂草发生种类没有变化,农田杂草总危害和严重危害率明显下降,但杂草群落种群演替明显。杂草群落中原来占优势的野燕麦(Avenafatua)、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藜(ChenopodiumalbumL.)、野芥菜(Brasicajuncea)、遏兰菜(Thlaspiarvense)等杂草发生危害下降。危害指数分别由26.18、15.68、18.44、6.67和4.4减少至16.51、3.2、2.24和2.4。而原来较次要、抗(耐)药性较强的杂草如苣荬菜(SonchusbrachyotusDC)、猪殃殃(Galiumaparine(L)VartenerumRcbb)、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等的发生危害加重,草害指数分别由11.84、7.4、7.05增加到14.21、9.16、10.66。还对农田杂草群落危害及不同生态区草害的演替情况作了分析。农田杂草群落种群演替的主要原因是除草剂的单一品种长期使用和耕作管理不当引起的。作者还就防治对策进行?
关键词: 农田草害,种群演替,成因,对策


灰翅麦茎蜂防治适期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本文应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AB复配剂喷雾防治灰翅麦茎蜂的防治适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田间累计成虫羽化率达到50%~60%时喷雾防治效果最好,同时筛选出AB复配剂的适宜喷药量。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防治适期


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
《作物杂志 》 1998
摘要: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82年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经15年混合选择育成。1998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阿极克斯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05~110天。半矮茎,株高78.0~85.0个,单株有效分枝1.8~2.4个,...


连翘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林业科技通讯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连翘硬枝扦插育苗试验连翘(Forsythiasuspensa)为木犀科的落叶灌木,是城镇、厂矿重要的绿化观赏树种,亦是药用、油料植物。历来采用种子繁殖,苗木产量和质量均受限制;无性繁殖难以成活。因此,青海林科所于1996年春季,进行连翘扦插育苗试验...


春蚕豆新品种——青海10号
《北京农业 》 1998
摘要:青海10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青海3号为母本,马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丰产性较好、粒大、籽多、较耐旱的蚕豆新品种,1998年3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生育期120~130天,属中晚熟品种。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茎秆...


选育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不育胞质三系杂种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青海春油菜生态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的单、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绝大部分能正常生长适时成熟。这些品种资源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测交和连续回交,大部分半冬性品种的回交后代彻底不育,而春性品种的后代出现微粉。半冬性品种转育的不育系或恢复系与春性品种转育的恢复系或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优势明显。今后春油菜区波里马不育胞质三系杂种的选育,应用长江中游双低半冬性品种(系)转育的不育系与加拿大和欧洲的春性品种(系)转育的恢复系配制杂种。
关键词: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春油菜杂种,波里马不育胞质,保持系,恢复系


尿素为氮源的缓释肥中氮素转化速率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1998
摘要:对不同缓释肥中尿素氮转化速率的研究表明,脲酶抑制效果较好的缓释剂为氢醌和糠醛,用其制成的缓释肥在氮素转化速率、释放总量方面与产量相关性较好,可作为缓释肥的添加剂加以开发应用。
关键词: 尿素;缓释肥;氮素转化速率


宝库林区冻土与水源涵养关系初探
《干旱区研究 》 1998 CSCD
摘要:冻土在林区的水源涵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气温增高,降水减少,冻土面积出现缩退趋势。调查中发现,杜鹃灌木林地、苔踪和冻土三者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方的衰败,都会危及到另两方面,杜鹃灌木林尤其关键。控制杜鹃林的利用强度,有利于冻土区的保护,从而可提高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


尖扎县粮油生产调查分析及建议
《青海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本文在尖扎县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县粮油增产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尖扎县粮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粮油生产,调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