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高原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现代农业 》 2012
摘要: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杏仁香味和味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极受消费者欢迎。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菌。文章将内蒙古高原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一些总结分析。


赤峰地区谷子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赤峰市现有的106.67万hm2耕地中,杂粮作物的种植面积近73.3万hm2,在杂粮作物中以耐旱、耐瘠的谷子作物为主。干旱的年份谷子种植面积在26.67万hm2以上,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赤峰地区的谷子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谷子基地和三大主产区之一。生产的小米以其籽粒饱满品质优而名冠全国,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该地区


2012年赤峰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分布及防控技术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是国内外蛋白质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文章针对赤峰市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赤峰大豆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优质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4号的选育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内葵杂4号是利用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通过连续回交,育成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再与恢复系杂交,育成的三系油用向日葵新品种。2011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新品种审定命名。该杂交种生育期94d,抗病、高产,在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4.1kg/667m2,比对照MGS增产8.8%,籽实含油率46.73%。适宜在≥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推广种植。


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为研究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小麦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等,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小麦增产,不同施肥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NPK>NK>NP>PK>CK。施用氮、磷、钾化肥分别增产69.1%,7.8%和27.7%;每kg N、P2O5和K2O分别增产小麦15.4kg、3.3kg和14.1kg。不同施肥处理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大小顺序依次为NPK>NK>NP>PK>CK。不施肥和不施氮会导致小麦提早成熟,生育期缩短,不施磷导致小麦成熟延迟,生育期延长,千粒重下降。氮磷钾平衡施用时N、P2O5和K2O的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9.6%、14.3%和56.4%;生产100kg小麦吸收N、P2O5和K2O分别为3.04kg、1.38kg和2.71kg。


赤峰地区玉米生产情况调研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玉米作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如何有效控制目前玉米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赤峰地区早春干旱、生产稳定性差和年际间产量波动大等问题,如何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玉米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文章对赤峰市2011年玉米的种植品种、生长情况、产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为进一步加快玉米的发展,保持玉米稳定增产,保障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