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马铃薯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马铃薯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后 ,再生细胞形成细胞团和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MS+2 ,4_D 1 0mg/L +NAA 1 0mg/L +ZT 0 5mg/L +蔗糖 2 %继代后 ,移至分化培养基MS +6_BA 1 0mg/L +NAA 0 1mg/L +ZT 1 0mg/L +AC 2g/L +蔗糖 2 % +甘露醇 1%上分化效果较好。小植株在培养基MS +NAA 1 0mg/L上形成完整植株

关键词: 马铃薯 叶肉细胞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宽窄行交互种植条带深松新耕法及配套机具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4年研究表明 ,东北春玉米传统种植方式 ,不能抵御春旱 ,不能蓄存降雨 ,不能秸秆还田 ,作业次数多且成本高。宽窄行交互种植条带深松 ,在增产前提下 ,保春墒、保全苗、深松蓄墒、伏雨春用 ,便于秸秆还田 ,改善土壤结构 ,作业环节少且成本低 ,是一项促进持续农业发展的新耕法

关键词: 宽窄行交互种植 条带深松 新耕法 配套机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品种品质的研究Ⅳ.吉林省优质品种的系谱及品质聚类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优质稻米品种系谱分析及主要推广品种的品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①吉林省优质稻米品种的遗传基因主要来源于日本的下北和藤坂 5号后代衍生系统。② 80年代以来 ,在育成推广品种的品质亲缘关系中品质的遗传基因来源于三大群 ,即下北、藤坂 5号和吉粳 6 0后代的衍生系统。③通过对日本优质品种和吉林省主要推广品种 7项主要品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日本的优质品种越光与吉林省品种品质血缘距离较远。因此 ,要改变目前稻米品质垩白米率高和外观差的缺点应扩大品质的遗传背景 ,导入新的优质米基因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系谱 聚类 遗传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总结近20年的综合防治工作 ,系统科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贯穿于综合防治技术组建过程中。配套的单项关键技术都是以互补增效为前提 ,形成了以种衣剂处理的多抗杂交种为基础 ,发生测报为先导 ,协调生态高产栽培、生物、物理及一次性化学除草和杀鼠剂并用的防治技术体系。

关键词: 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系统论 生态观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论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发展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优质米品种品质、栽培技术和优质米生产区划的现状分析得出 :①目前推广的优质稻米品种的商品品质、直链淀粉含量、食味需进一步改良 ,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②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要规范。③优质稻米品种区划不仅要以特征特性为依据 ,更要以品质变化规律为区划的依据 ,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

关键词: 水稻 优质米 品种 品质 栽培技术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大豆骨干亲本及主推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64份吉林省大豆骨干亲本及主推品种为试材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 ,经过 1 4 0个引物的重复筛选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DNA指纹图谱 ,其中 OPA-0 4能区分 4 0份材料 ,结合引物 OPG-0 7、OPO-1 1、OPF-1 4的扩增结果即可完全区分供试 64份材料。聚类分析表明 ,具有相同骨干亲本的育成品种遗传距离较近 ,这与以往的农艺性状研究及生理生化研究结论相符。

关键词: 大豆 RAPD 指纹图谱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分析方法的现状及展望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综述了农药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化学和仪器的联合分析、仪器之间的联用及其多元化发展 ,为农药分析提供了广阔前景。

关键词: 农药 分析方法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无公害、低成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Ⅰ.水稻自然农法栽培的现状与研究方向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分析自然农法研究、自然农法特征和水稻自然农法栽培技术,论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视环境保护与维持生态平衡的做法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无公害 自然农法 技术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 Ⅲ.不同施氮水平对品种性状及整齐度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等肥力(纯氮125kg/hm2)相比,高肥(纯氮225kg/hm2)时多数品种表现空秕率显著上升,谷草比明显下降,单株穗数增加,产量降低,茎变高,穗粒数增加,出穗期延迟,着粒密度增大,穗子略微变长。高氮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穗长,然后依次为穗粒数、茎高、穗一次枝梗数和单株穗数。从品种来看,吉粳63、下北和通35在高氮后绝大多数性状的整齐度明显下降,产量也大幅度降低,说明这3个品种不宜在高氮水平下栽培,而玉丰、北陆128和长白九号与上述品种相反,高氮后多数性状的整齐度反而提高,产量亦持平或略有增加,因而适宜在较高氮素水平下种植。

关键词: 粳稻 性状 整齐度 品种 施氮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全方位土壤深松打破传统翻地留下坚实的犁底层 ,使 2 0~ 4 0cm土层松散 ,增加深层土壤透水能力。玉米田深松试验 ,可改善深层土壤水分状况 ,提高玉米产量 ,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指标 ,如根系分布和根活力、地上和地下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玉米产量 因素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