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对蔓割病菌与其粗毒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用甘薯蔓割病菌及其粗毒素分别对100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接种,将试验结果的病情指数和枯萎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88 5,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用强、弱致病力的F01、F02两个甘薯蔓割病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对不同抗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强、弱致病力蔓割病菌的抗性反应与其粗毒素的枯萎反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 4和R2=0.998 9两者呈高度正相关.F01、F02甘薯蔓割病菌的混合菌株与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的6个甘薯品种,所得的病指与枯萎度之间相关系数R=0.998 7,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用甘薯蔓割病菌粗毒素检测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系)的枯萎度,能够反应出甘薯品种(系)对甘薯蔓割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巴西蘑菇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研究了七株巴西蘑菇菌株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漆酶、酸性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B6的纤维素酶、漆酶活性高于其它6个菌株,蛋白酶活性低于7号菌株,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AB1,AB2,AB3,AB4,AB5等菌体;分析表明:AB6是一优良巴西蘑菇菌株.


利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畜牧场粪便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CSCD
摘要:畜牧场饲养畜禽的有机废物排放量统计资料表明,每头猪饲喂8个月排粪量为0.8~1.05t;每头羊年排粪量为0.55t;每头牛年排粪量为10t以上,每只鸡(鸭)年排粪量7~10kg。以此为原料生产沼气,其燃烧值为23.03~25.12MJ/m~3,常温发酵池产沼气率为0.2~0.25m~3/d·m~3,人均生活日耗沼气量0.3m~3。沼渣、沼液肥效高,施用方法简便,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且其养分较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矿物质元素,以此繁殖单细胞微生物可作为水产养殖优质饵料和畜牧饲料添加剂。因此,建立以畜牧业开发为核心,以沼气开发为纽带,带动植物性生产的循环利用模式能促进增产增值,变废为宝,在获得较大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 85株大肠埃希氏菌 ,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其中有 5 2株为致病菌 ,致病菌分离率为 61.1% ;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 ;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 ,并能被D 甘露糖所抑制 ;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 (HA)和D 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 ;2 4株强致病菌中有 79.2 %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 (SAT)阳性 :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 (AKN)和菌必治敏感 ,对氯霉素 (CMP)、先锋霉素 (CTN)、卡那霉素 (KAN)、呋喃妥因 (NI)、氟嗪酸 (OFL)、壮观霉素 (SPT)、妥布霉素 (TOB)、新霉素 (NEO)、氟哌酸 (NOR)、复合磺胺 (SXT)和强力霉素 (DOX)有较高敏感性 ,而对红霉素(ERY)、链霉素 (STR)和磺胺异恶唑 (SIZ)耐药现象严重。


温度对荔枝尖细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荔枝尖细蛾是龙眼抽梢期主要害虫之一.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式在恒温下对荔枝尖细蛾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8~30 ℃)荔枝尖细蛾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888 9±1.687 7)℃,有效积温为(337.916 7±47.944 3)日度,线性分析得相关系数R=0.973 8,在福州1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9.8代,与实际发生10代相吻合.


闽北丘陵山地生态果园结构模式与综合效益探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分析闽北山地果业开发的现状,提出丘陵山地生态果园的建设思路与开发模式,并探索与此相应的配套技术.建立以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为龙头,以果园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良性循环体系.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良红壤,培肥地力,菌草结合,发展沼气,同时以草代料,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沼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图3,表9,参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