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玉米制种中的农民问题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民在玉米制种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玉米制种中存在的农民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农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属Soja亚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观察

作物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野生、半野生、半栽培、栽培大豆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不同进化类型大豆花粉的沟、内孔及纹饰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做为大豆分类、进化研究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半野生大豆 半栽培大豆 栽培大豆 花粉 形态 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建植及管理概述

四川草原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草坪建植及管理概述胡金龙(吉林省农科院草坪公司公主岭136100)草坪建植及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场地准备、草种选用、草坪的建立、灌溉、刈剪、施肥、除杂草以及病虫害防治。下面就各环节作一下简要介绍。1场地准备适当的场地准备是成功地建立草坪的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失SBTi-A_2大豆杂交后代品系籽粒化学成分分析

大豆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一个杂交组合后代10个稳定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A2)品系及其亲本籽粒化学成分组成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大豆籽粒中缺失SBTi-A2对其蛋白质含量及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缺失SBTi-A2品系显著低于高亲和双亲平均值;而对其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显著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种F_2群体中RFLP标记的偏分离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遗传学报 1997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大豆56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在一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的分离。结果表明,25%的R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主要趋于栽培大豆亲本,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配子体选择。这对研究大豆的遗传及育种选择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偏分离,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的杏属种质资源

果树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吉林省杏属有3个种、4个变种。辽杏分布于东部山区,西伯利亚杏分布于西部草原和松花江、图们江岸边沙坨上,普通杏全省都有分布。对37份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经济性状、品质性状、抗寒性及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达观测空中飞行昆虫的有效距离

昆虫知识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包覆细铜纱网的乒乓球作为标准检测目标,检测了X-频带,波长3cm的公主岭昆虫雷达观测空中飞行昆虫的有效距离。检测到乒乓球回波的最远距离为5185.6m;计算观测个体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的最远有效距离约为2000m,观测个体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的最远有效距离的为300m。该雷达适于观测粘虫等体重几十mg的昆虫在空中的飞行动态。

关键词: 昆虫雷达 雷达功能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茶藨属果树资源的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东北、内蒙古地区茶属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有19种、2变种、1变型,并对其特征、特性、生境、分布及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驯化栽培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果树,东北,内蒙古,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新品种长白9号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粳稻新品种长白9号长白9号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吉粳60号为母本,东北125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吉89-45)。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生育期间(插秧条件下)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株高95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坡深耥大垄豆禾混播治理风蚀穴试验

中国沙漠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严重风蚀穴(群众称之为风剥板)不均匀分布于流动沙地中,坚硬紧实,单一生物措施难以治理。经采取环坡深耥大垄,运用豆科牧草沙打旺与禾本科谷子混播的方法,使风蚀穴得到了治理,方法简单易行,并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风蚀穴,深耥,混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