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糜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149份糜子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鉴定.结果表明:该批糜子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千粒重(2.06)、主茎高(2.02)、主穗长(2.02)、生育期(1.94)、单株粒重(1.79)、主茎节数(1.37),5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粒色(1.87)、花序密度(0.64)、穗型(0.64)、花序色(0.51)、穗分枝长(0.4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穗型和花序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2.49%,第1主成分主要与穗型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生育期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籽粒性状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有关;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10.0时将149份糜子种质划分为4类;筛选出20份具有早熟、矮秆、大穗的糜子资源.

关键词: 糜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及关键技术

现代化农业 2021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提高大豆蛋白含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因此,发掘大豆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对开发分子标记并培育高蛋白食用大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低蛋白大豆品种中黄35为母本,以源自日本的高蛋白大豆十胜长叶为父本,构建了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在3条染色体筛选出9个与蛋白含量相关的SSR标记,其中位于19号染色体的QTL尚未见报道。进一步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分析RIL群体F2:15和F2:16,在19号染色体重复定位了1个蛋白质含量相关QTL qPRO-19-1,位于分子标记SSR1938和SSR1959之间,LOD值分别为3.43和3.98,贡献率分别为7.81%和14.87%,高蛋白等位基因来自于高蛋白亲本十胜长叶。qPRO-19-1的定位区间长度为385 kb,共有注释基因36个。本研究定位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新位点qPRO-19-1,为大豆高蛋白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 蛋白质含量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三农新画卷

黑龙江粮食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好氧堆肥降低猪粪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概述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粪污还田过程中,将大量重金属施入土壤,威胁人体的生命健康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平衡。通过合理地调控堆肥过程中水分、供氧、温度、pH值及添加剂等因素,可以促进堆肥化进程、加快堆肥腐熟、促进重金属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这为降低重金属的危害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重金属 好氧堆肥 生物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益生菌对和牛种公牛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和牛种公牛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4岁、体重相近的纯种和牛种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设计以不同喂量饲喂复合益生菌,即试验前每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80、100 g/(头·d)的复合菌制剂(有效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1×109CFU/g、酿酒酵母≥1×108CFU/g)。试验前后采集血样并进行血清中生化指标、生长类激素指标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00 g/(头·d)组添加后葡萄糖(GLU)含量显著低于添加前(P<0.05);50 g/(头·d)和80 g/(头·d)组复合益生菌组添加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分别显著(P<0.05)、极显著(P<0.01)低于添加前;50 g/(头·d)组添加后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和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均显著低于添加前(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促进脂肪沉积,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弱种公牛的炎症反应,减少对组织器官的伤害,进而提升种公牛的免疫机能。

关键词: 和牛 种公牛 益生菌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分析

中国马铃薯 2021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组成和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2015~2020年采自黑龙江省7个马铃薯种植区的193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及频率分布.结果表明,IIa单倍型为优势线粒体DNA单倍型,占比89.12%,Ia和Ib两种单倍型也均有发现,分别占比9.84%和1.04%,所有样品中未发现IIb单倍型.与前人研究相比较,黑龙江省线粒体DNA单倍型存在动态变化,因此,加强对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监测,对更好地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HafabZ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向日葵HafabZ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通过数据库检索(NCBI)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向日葵HafabZ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预测HafabZ编码蛋白为酸性且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预测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afabZ与薇甘菊fabZ进化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为83%;HafabZ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向日葵“L-1-OL-1”开花后7d,HafabZ在向日葵中表达量从高到低排序为:种子>舌状花>管状花>叶>茎>根。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HafabZ在高、低油酸向日葵材料发育前期种子中表达量均较高,均在开花后17d表达量达到最高,之后均明显下调,在开花后22和27d,高油酸向日葵中表达量明显低于低油酸向日葵,表明这段发育时期HafabZ在高、低油酸向日葵种子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调控机制。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酸 HafabZ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研究

大豆科技 2021

摘要:为探究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大豆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减氮增效的施肥方式,在2021年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根瘤菌和包衣剂按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T3:根瘤菌、促生菌、包衣剂按1: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植株盛花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3处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值最高,T3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T1、T2、T3处理百粒重差异不显著;T3处理产量为2 628.9 kg/hm2,较T2和T1处理分别增加3.78%、6.70%,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产量与单株粒数极显著相关(r=1.00,P<0.01),产量与根瘤鲜干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呈正向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同时氮肥减施30%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等性状提高大豆产量,是该地区节本增效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 根瘤菌 促生菌 减氮增效 显著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目前,玉米收获机在我国已得到大范围推广使用,但是由于使用不规范、故障排除不及时,导致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效率不高、寿命不长。针对此种情况,论述了玉米收获机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故障排除及保养要点。

关键词: 玉米联合收获机 使用 维护 故障 排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