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兰州百合高产制约因素及技术对策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

摘要:本文针对兰州百合生产面临的种球质量差、整地效果欠佳、干旱高温降水少、施肥不科学、摘除花蕾不及时、病虫害防治不规范、野鸡(环颈雉)为害损失重、采收拉运消毒不到位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提高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水平、提升百合品质、扩大优质绿色品牌农产品供给、助力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制约因素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栽培香菇的配方筛选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秸秆和木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与木屑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胞外酶活性、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以期为香菇草腐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料中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培养料单位体积的干物质质量和碳氮比逐渐降低,菌丝生长逐渐变得细弱缓慢,胞外酶活性、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可知,玉米秸秆栽培香菇的添加量不易超过48%。玉米秸秆添加量为16%时(木屑64%、玉米秸秆16%、麸皮18%、石膏粉1%、蔗糖1%),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高,分别达到77.30%和1∶1.44。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香菇 胞外酶 碳氮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榆叶梅育苗及移栽管理技术

现代园艺 2024

摘要:榆叶梅作为一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概述了榆叶梅的园林绿化功能、生物特征、生长习性,从种子采选、苗地选整、营养土配置3个方面,论述了榆叶梅育苗技术;从松土除草、间苗移栽、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越冬处理6个方面,论述了榆叶梅移栽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榆叶梅 育苗技术 苗木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南州现代生态农牧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寒旱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甘南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造就了得天独厚的“高原草地农牧交错区”的地标特质,现已形成以“牛羊猪鸡菜果菌药”八大产业为主体,以青稞、油菜等为补充的生态农牧产业新格局,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优质生态农牧产品,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成效显著。但甘南州农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层次较低、新型经营主体整体实力较弱,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供给支撑不足的短板弱项也不容忽视。为持续提升甘南州现代化生态农牧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现代生态农牧产业体系,应着重从优化农牧产业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聚集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展农牧产业功能,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产业效益倍增;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夯实农牧业发展根基等方面不断深化并推动甘南州现代化生态农牧产业体系构建。

关键词: 生态农牧产业 农牧交错区 现代农牧产业体系 产业振兴 甘南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根瘿亚粒线虫记述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寄生在甘肃省天祝县草地早熟禾根部的线虫种类,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线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侵染草地早熟禾的线虫的形态学特征和形态测量值与根瘿亚粒线虫Subanguina radicicola(Greeff, 1872) Paramonov, 1967一致。rDNA-ITS和28S rDNA D2D3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群体与比利时群体、中国云南群体、爱沙尼亚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根瘿亚粒线虫聚为一支,且置信度较高。室内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该线虫后,草地早熟禾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症状,繁殖系数为1.7。综上,将侵染甘肃省草地早熟禾的植物线虫鉴定为根瘿亚粒线虫,上述结果对了解粒科线虫在我国的种类多样性,及掌握该类线虫的发生、分布及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根瘿亚粒线虫 形态学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节水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选育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响应水涝胁迫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寒旱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涝害是中国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低氧胁迫、能量短缺和过氧化物毒害等方式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苹果(Malus domestica)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提高苹果在水涝胁迫下的抗性,本文阐述了苹果对水涝胁迫的响应,分析了苹果在此过程中的适应机制,讨论了提高苹果耐涝渍性的遗传机制,总结了苹果水涝灾害的防御和补救措施,展望了关于苹果抵抗水涝危害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苹果抗水涝胁迫机制和培育抗水涝苹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苹果 水涝胁迫 植物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防御措施 补救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荒漠区油莎豆适应性研究

寒旱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解决酒泉市土地沙化,增加油料产能,筛选出甘肃河西荒漠区生态适应性强的油莎豆新品种,2023 年对引进的农安早苗、农安晚苗、海南油莎豆、河北油莎豆及内蒙油莎豆 5 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边际沙地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5 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肃州区种植均可正常成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块茎营养成分基本一致,均属于高淀粉材料,且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较高,油酸含量 674.5~708.0 g/kg;块茎产量 6 850.35~7 312.8 kg/hm2,机械化种植收入 31 725.95~34 963.10 元/hm2.综合生态适应性表现,5 个参试品种均适合在酒泉市及荒漠化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油莎豆 性状 营养成分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对当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讨N、P、K配施的不同水平浓度对当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黑垆土条件下不同浓度水平的N、P、K配施对当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N、P、K配施可以极显著提高当归幼苗的株高,经过处理75天后的当归幼苗株高最高为14.50cm与CK相比提高了58.12%;磷肥对幼苗地上部分鲜重具有极显著影响,增施磷肥可以有效促进当归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经过处理75天后的当归幼苗地上部分鲜重最高为0.44g与CK相比提高了132%;当归幼苗的根鲜重还受肥料交互效应的影响,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当归幼苗根生物量的积累,但增施磷肥具有降低根生物量的趋势,经过中氮低磷中钾(N2P1K2)处理90天后的当归幼苗的根鲜重最高为0.544g与CK相比提高了50.28%。结论 黑垆土条件下氮磷钾配施当归幼苗的最佳水平浓度组合为N 18.18 kg/667m2、P2O5 6.99 kg/667m2、K2O 10.07 kg/667m2

关键词: 当归育苗 “3414设计” 氮磷钾组合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立式深旋松耕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立式深旋松耕作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马铃薯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为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提供依据.设置全膜覆盖立式深旋松耕不施肥(VP),全膜覆盖立式深旋松耕施化肥(VPF),全膜覆盖立式深旋松耕有机肥替代60%化肥(VPO)3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块茎产量,计算贮水量、阶段耗水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结果表明:与VP相比,VPO和VPF均提高了马铃薯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SPAD值,二者均减慢了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后的LAI和叶片SPAD值降低幅度,延长了光合期.2018-2020年,VPO和VPF均降低了土壤贮水量,尤其是收获期较VP降低了6.45%~18.33%;VPO降低了花前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增加了花后耗水量,花后耗水量较VPF和VP增加了20.61~92.74 mm.VPO降低了肥料贡献率,提高了肥料的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较VPF分别提高了37.66%~201.22%和117.94%~165.29%;VPO和VPF都增加了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和商品率,块茎产量较VP增加了10.66%~68.39%和19.35%~93.16%.因此,立式深旋松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改变了马铃薯的耗水进程,没有降低块茎产量,同时还提高了商品率和肥料的农学效率,是资源高效和作物增产的养分管理模式.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替代 阶段耗水量 化肥偏生产力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