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63条记录
强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CSCD

摘要:强春性小麦品种在生育过程中,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生育早期没有低温效应。它们对日长也无严格要求,其光周期反应不具有长日植物的性质。在我国南北不同播期的不同温光组合中,都能顺利通过各生育时期,正常抽穗和开花。这种品种类型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科研和生产中均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强春性小麦 生态适应性

烟草环斑病毒粒体细胞间传播过程的电镜观察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CSCD

摘要:本文对烟草环斑病毒(TRSV)接触感染大豆叶片细胞后的细胞传毒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①TRSV粒体是以整体病毒颗粒的形式进行细胞间传播的。②TRSV粒体通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和类似吞噬过程进入细胞。③TRSV粒体装配、成熟后,贮存在液泡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泌抗马铃薯Y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大鼠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抗体稳定性测定

生物工程学报 1990 CSCD

摘要:用大鼠的骨髓瘤细胞系(IR983)与经马铃薯Y病毒(PVY)免疫的大鼠(LOU/c)脾细胞融合,建立了3类分泌抗该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一对PVY~n具有特异性反虚;其二对PVY°具有特异性反应;其三对PVY~n和PVY°均产生反应。经用ELIA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上述(McAb)同TMV、CMV、TEV、AMV、TuMV、PLRV、PVX七种植物病毒均不产生交叉反应。对上述杂交瘤细胞系和McAb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大鼠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90 CSCD

摘要: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 易位系 Giemsa-C带鉴定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易位系的选育及Giemsa-c带鉴定

科学通报 1990 CSCD

摘要:通过辐射处理远缘杂交后代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出现许多具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优良株系。黑麦属对改进六倍体栽培小麦遗传种质具有很大潜力。自1956年Sears报道了通过染色体易位,将外源染色体片断导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渣制取沼气和沼渣栽培平菇效果的研究

太阳能学报 1990 EI CSCD

摘要:采用5米~3下流式生物膜床厌氧消化罐,利用甜菜渣制取沼气,并将排出的沼渣栽培平菇。结果表明,最高产气率为2.1m~3/m~3·d,平均产气率为1.2m~3/m~3·d。沼渣培养平菇的产量分别比锯末和废棉籽增产9.3—32.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CSCD

摘要:作者从1974年开始,对我国马铃薯栽培分区问题进行了历时7年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推行新品种及新的科研成果以促进全国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根据对全国各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以不同栽培类型为基础,结合马铃薯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并依据气象因素和地形地貌、将中国马铃薯的生产栽培划分为4个栽培区域,即 1、北方一季作区;2、中原二季作区;3、南方二季作区;4、西南一季作和二季作垂直分布区。 本文具体地叙述了划分栽培区的科学依据和每个栽培区的界线及包括的省分和地区,并明确提出了各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方向、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栽培区划 栽培类型 生长周期 一作区 二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免疫荧光法研究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11S和7S蛋白的积累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CSCD

摘要:本文利用免疫荧光法研究了种子发育过程中11S和7S两种球蛋白的积累过程。7S蛋白在子叶的沉积始于开花后15天,11S蛋白的沉积稍迟一些。开花后20—30天,这两种球蛋白增加非常迅速。观察到这两种蛋白或它们的类似物从珠被向子叶转运的趋势。还发现有的品种某些子叶细胞不积累11S蛋白,而在高蛋白品种和高蛋白野生大豆所有子叶细胞都充满11S蛋白和其它贮存物质。

关键词: 大豆 球蛋白 免疫荧光 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易旱区少耕法的效果和效益

土壤学报 1989 CSCD

摘要:本区位于我国北部,属高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为—2℃—1.0℃,活动积温(≥10℃)1600—2400℃,无霜期为80—125天,作物属一年一熟制,年平均降雨量450—65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400—2800小时,一般春季干燥,夏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