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种间杂交与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6个种间杂交种质系作母本,4个陆地棉常规品种作共同父本,按3×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两种类型的组合24个,分析了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其次是单株铃数,而其余产量性状的优势表现较弱。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亦较大。陆瑟海种质系×陆地棉的子、皮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性较突出,均达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结果也表明,(陆瑟海种质系×陆地棉)组合间的变异主要受基因控制,多数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GCA和组合SCA差异。

关键词: 陆地棉,种间杂交,种内杂交,杂种优势,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致病毒素的活性测定及其影响条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菌90-2菌株系是从大田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上分离的对野败型(W)CMS专化致病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本试验测定了此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培养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毒素的热稳定性及pH值变化对毒素活性的影响等。离体叶片法测定毒素活性发现毒素使离体叶段褪绿和细胞坏死,珍汕97A褪绿程度大于珍汕97B,进一步测定了毒素对W珍汕97A、97B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和对W珍汕97A、97B呼吸作用的影响,初步测定了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用根冠细胞法测定了90-2菌株毒素对一套4种同核异质CMS材料的致病力,表明稻瘟病菌90-2菌株是CMS野败型的专化生理小种。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毒素,雄性不育细胞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前苏联陆地棉种质资源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鉴定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国内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石家庄地区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引进前苏联的129份和国内的7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子和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系统的同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材料同国内材料相比,生育期相差不大,引进材料具有株高较矮、果枝节位较低,铃重较高,纤维较整齐,强度高,细度好的特点,而且,在果枝数、叶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子指、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等性状的变异潜力和变化幅度均大于国内种质资源。通过系统同步鉴定,筛选出早熟、矮秆、高衣分、高子指、长纤维、高强度和细度好等不同特性的优异材料44份,改善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缺乏的现状。

关键词: 引进,前苏联,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霜霉、疫霉菌对唏酰吗啉和霜脲氰抗性风险初步分析(简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内吸杀菌剂烯酞吗琳以及霜脉氰的混剂霜脉锰锌防治抗性霜霉病、疫病的效果显著,将成为苯基酞胺类杀菌剂和乙磷铝的后备替代品种。本项研究采用国际通用方法,以致病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基因型离体叶片失水与产量结构和植株性状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的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以离体2~3h为测定RWL的适宜时间。否定了国外多年延用6~9hRWL作为指标的结论。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产量结构,植株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致病毒素对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的专化性致病机理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的一叶一心期幼苗为试验材料,用对珍汕97A专化致病的稻瘟病菌90-2菌株产生的粗毒素处理幼苗,测定两种试材不同时间叶片中几种细胞保护酶、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酶、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A、B两系对专化性毒素的反应差异,进而分析由于细胞质不同而引起病理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稻瘟病菌90-2毒素处理对珍汕97A的损害大于珍汕97B。(2)引起植株体内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抗性相关酶、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珍汕97A、B之间有差异;毒素对珍汕97A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专化性刺激作用。(3)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上升幅度与珍汕97A、B对稻瘟病菌90-2菌株的抗性大小成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抗性大小成负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粗毒素对幼苗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合成有刺激作用。

关键词: 水稻;野败型不育细胞质;毒素;抗性相关酶;活性氧;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明确了中国梨木虱若虫产生分泌物的过程,分泌物的主要成份及其田间消长规律,分泌物与叶片被害程度的关系等。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分泌物 成分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及农艺因子效应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3个年度的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化杀(CHA)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早,着生次生根多,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快,蘖质系数高,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小,成穗相对较整齐,穗粒重高,为降低密度,利用分蘖成穗奠定了基础;播期、密度、供水等影响分蘖的生长,但主要是高级位分蘖的差异;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稀播(90万苗/hm2以下)和早播(9月25日)时主茎或Ⅰ蘖成穗率受到影响;在适期早播情况下,90~210万苗/hm2可以获得较好结果。春季早浇起身水可促进高位一级蘖和晚生二级蘖的生长,但群体质量降低,“前控”管理可使群体稳健发展,省水,节能,高产,稳产。

关键词: 杂种小麦,分蘖,成穗,农艺因子,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对谷子种子活力和田间产量影响的研究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5%浓度的PEG1000、浸泡1天的处理模式,研究了PEG对不同活力水平谷子种子的活力和田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处理可明显提高谷子种子的发芽能力和活力水平,并以对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2)PEG处理对苗期性状作用显著;(3)PEG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4)种子活力越低,PEG的处理效果越好。

关键词: PEG 谷子 种子活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直接组织印迹斑免疫法检测玉米矮花叶病毒

植物保护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日趋严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研究玉米抗病机理是快速培育抗病品种的基础,国外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DMV在接种叶片上的侵染和扩展。该法定位效果好,但对于叶片有较厚角质层的禾本科作物需要酶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