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调研与思考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走访、问卷和座谈等方式,对北京市2011年率先启动的7条重点沟域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重点沟域经济建设,在选择主导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村民居和促进山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理论探索、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体质增效和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北京山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典型沟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面临问题和有关政策需求等,将为山区经济建设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 北京 沟域经济 创新模式 典型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酚染色和分子标记结果对比发现,染色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亲本(或高代)材料中PPO的基因型,特别在低PPO材料中吻合更好。对大量亲本和世代材料的籽粒染色发现,PPO不仅存在于种皮中,其活性还是由种皮基因型决定的,后代PPO性状表现出母性遗传和加性效应的特点,控制高PPO特性的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PPO性状遗传相对简单,纯合较快,F2以后籽粒的染色程度以单株为单位发生分离。尽管染色是针对种皮基因型的,但PPO基因的这些遗传特点和小麦的自交特性,使染色结果同样可以预测后代单株的分离前途。这一优化的籽粒染色法在低PPO育种中的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PPO) 籽粒苯酚染色 PPO遗传 品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低温诱导表达分析

昆虫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糖是昆虫的血糖,在昆虫体内主要通过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催化合成。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中克隆得到了TP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HaTPS(GenBank登录号:FJ501960),全长2949bp,包含3'非翻译区为505bp,5'非翻译区为26bp,开放阅读框长2418bp,共编码805个氨基酸。软件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90.58kD,等电点为7.01,包含两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同源比对分析发现,昆虫中TPS基因高度保守,包含两个保守的结构域。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异色瓢虫HaTPS在不同发育阶段、低温诱导条件下的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TPS在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在短时低温诱导条件下,HaTPS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升高,在降温和升温处理条件下,HaTPS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TPS基因在昆虫抗逆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昆虫经过低温诱导,其TPS基因的调控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海藻糖合成酶 海藻糖 低温诱导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蟠桃种质资源及育种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蟠桃种质资源的起源、保存、分子生物学研究、蟠桃育种目标、遗传倾向以及育种成就等方面对我国蟠桃种质资源及育种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蟠桃育种的目标。

关键词: 蟠桃 种质资源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溃疡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植物保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葡萄溃疡病菌菌丝摇培时间、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及再生培养基类型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建立了葡萄溃疡病菌稳定、高效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以SR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时,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最高,为32.2%。该研究为建立葡萄溃疡病菌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开展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葡萄溃疡病菌 原生质体 制备与再生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循环农业综合评价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了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测算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其次是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应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大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北京 循环农业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生动物视蛋白的演变揭示了动物视觉发展的路线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们都知道神经系统的视觉色素是由视蛋白和光敏感载色体视网膜组成的,视蛋白在视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视觉的遗传起源以及视蛋白的系统发育还没有获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因此,澄清神经系统视蛋白家族的系统发育对于阐明这种蛋白质和视力进化的过程十分关键。在分子水平研究视觉的进化问题被证明困难很大,近期,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科学学部的研究人员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都用欠采样数据集、替代模式等不合适的数据和不恰当的外群体筛选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野生大型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北京香山采集了一株大型的野生真菌,对其分离并进行鉴定分析。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真菌菌丝纯培养物,分别以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PCR测序结果分析证明从子实体扩增的ITS片段与菌丝体的一致,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将菌株的ITS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并与数据库中已知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蘑菇属(Agaricus),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6。在MEGA4.1软件中进行该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与A.fuscofibrillosus WC913菌株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达到97.2%。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野生真菌进行鉴定,从而对该野生菌株的遗传地位进行解析,为该野生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野生真菌 分离 ITS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释放天数分别为30d、60d、90d的包膜控释尿素(CU)与普通尿素(U)配合一次性基施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累积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合吉林省春玉米养分需求的包膜控释尿素。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控释氮素占总氮量30%的条件下,CU60、CU90与U配合(CUU2,CUU3)一次性基施相对于习惯施肥处理(CK2),玉米产量分别增加840和740kg/hm2,氮素总积累量分别增加16.2和14.3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8%和7.7%,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651和1464元/hm2,其中,CUU2处理春玉米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效益提高11.1%。

关键词: 春玉米 包膜控释尿素 氮肥利用率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1B数据分形特征的水面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工程勘察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巢湖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HJ-1B数据分形特征的水面面积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地毯法计算像元的分形信号,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其次选用下分形第3尺度进行水面面积提取;最后利用同时期统计年鉴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水面面积,也为今后水体信息提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分形信号 HJ-1B 遥感 水面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