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家柱 1 ; 赵军涛 2 ; 刘冬成 3 ; 阳文龙 4 ; 罗光彬 2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籽粒苯酚染色;PPO遗传;品质育种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68-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酚染色和分子标记结果对比发现,染色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亲本(或高代)材料中PPO的基因型,特别在低PPO材料中吻合更好。对大量亲本和世代材料的籽粒染色发现,PPO不仅存在于种皮中,其活性还是由种皮基因型决定的,后代PPO性状表现出母性遗传和加性效应的特点,控制高PPO特性的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PPO性状遗传相对简单,纯合较快,F2以后籽粒的染色程度以单株为单位发生分离。尽管染色是针对种皮基因型的,但PPO基因的这些遗传特点和小麦的自交特性,使染色结果同样可以预测后代单株的分离前途。这一优化的籽粒染色法在低PPO育种中的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

  • 相关文献

[1]利用RNAi技术抑制籽粒PPO合成改良小麦面粉白度的研究. 孙重霞,杨凤萍,张婷,隋晓燕,梁荣奇,LIU Qing,张晓东,李保云. 2013

[2]臭氧结合低温自发气调包装对平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宁明岸,史君彦,王清,高丽朴,左进华,封碧红. 2020

[3]LED白光照射对平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史君彦,王清,高丽朴,郑秋丽,左进华. 2018

[4]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测定玉米子粒品质与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邢锦丰,郭景伦,赵久然,王继东. 2006

[5]白菜类作物硫代葡萄糖甙的QTL定位与分析. 徐东辉,孙日飞,李晓楠,何洪巨,武剑,张延国,何峰,王晓武. 2007

[6]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种质资源品质分析中应用. 段民孝,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滕海涛,赵久然. 2004

[7]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2005

[8]国内外大白菜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 徐家炳,张凤兰. 2002

[9]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段民孝,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滕海涛,赵久然. 2003

[10]基于荧光成像系统小麦病害叶片异质性分析. 杜世州,曹承富,袁琳,廖钦洪. 2012

[11]基于遥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李存军,王大成,王纪华,宋晓宇,王芊,王妍. 2012

[12]中国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 Changping Zhao,赵昌平. 2012

[13]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14]光谱反射率在小麦品质监测上的应用研究. 王纪华,黄文江,赵春江,杨敏华,王之杰. 2002

[15]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异交结实研究. 赵昌平,秦志列. 2007

[16]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技术.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 2009

[17]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18]中国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赵昌平. 2012

[19]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张风廷,叶志杰. 2007

[20]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旗叶CO_2同化能力的比较.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永华,王纪华,赵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