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示范基地建设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围绕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棉花、蔬菜主产区、扶贫重点县等成果示范基地建设,明确了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创立了四项保障机制,把基地建成农民可看、可学的典型示范样板,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示范基地 科技成果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应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介绍了加强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应抓住的7个关键环节,并对每个环节做了详细的分析,重点指出了科技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分析了不同环节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只有把各个环节都抓好才能使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 建设 关键环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子房滴注法获得转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lHAK1)棉花植株

棉花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植株再生困难、基因型依赖性强和转化周期长等因素一直制约着棉花遗传转化的发展。本研究利用1种不依赖组织培养的转化方法 ,即子房滴注转化方法将獐茅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l HAK1)导入棉花基因组中。结果表明在1006株转化幼苗中有44株为卡那抗性植株,其中35株经PCR检测为阳性(T0代),转化率为3.5%。Southern与Nor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至棉花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在提供外源0.05 mmol·L-1 K+水平下,T1转基因棉花叶片中K+含量约为对照植株的2倍,在根中约为野生型植株的1.5倍;而在2.5 mmol·L-1 K+的正常水平下,转基因棉花与野生型植株K+含量差异不明显。在50~200 mmol·L-1 Na 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棉花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尤其是在150mmol·L-1Na 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发芽率是野生型的2.8倍左右。本研究为子房滴注转化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培育适应土壤钾素匮乏及盐渍化环境下生长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棉花 子房滴注转化 钾离子转运蛋白 转基因植株 钾营养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商业经济 2015

摘要:通过选用极值差、极值比和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衡量,并从行业垄断、行业科技投入、行业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的根源主要来自于行业垄断因素、行业科技投入和行业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河北省应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制,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缩小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实现各行业协调性发展。

关键词: 河北省 行业收入差距 原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1997~2013年河北省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区域试验资料为材料,从产量、品质和抗病性3个方面对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进展进行分述。结果表明,产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平均皮棉产量从1997年的790.5 kg/hm2增加到2013年的1534.0 kg/hm2,产量潜力以每年34.090 kg/hm2的速度极显著增长;棉花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是衣分>单株铃数>单铃重。纤维品质中的断裂比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马克隆值呈增高的趋势,上半部平均长度遗传改良进展缓慢;整齐度指数大幅度提高;伸长率变幅不大。品种对枯萎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黄萎病抗性有待提高,对枯黄萎病兼抗型品种缺乏;未来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育种主攻目标是协调产量与品质之间矛盾,找出产量与品质的最佳配置,实现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遗传改良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户调查的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山地丘陵区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特征及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决定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山西省山地丘陵区的269户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农户玉米种植方式、玉米销售价格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资金投入数量、种植目的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为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加强玉米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稳定和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同时,健全玉米保护价制度,保障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关键词: 种植行为 种植意愿 收益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统计与管理 2015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政策,为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给科技人员插上奋斗的翅膀"。省农林科学院作为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任,加快发展责无旁贷。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服务中心工作。一、以"新常态"做好总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

摘要:对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谁来种粮"是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扶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河北省38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51户种粮大户和123户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农户进行系统调研,从经营主体基本特征、生产经营现状、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以及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三缺、两弱、一不完善"问题,提出引导土地流转并调控好流转价格、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扶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河北省 粮食产业 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天津农林科技 2015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定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性质、组织形式、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进行土地流转、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落实财政金融支持。进行现有人才培训,吸引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和专业型人才充实到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整体经营素质。经营主体的运转效率需要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适度规模 土地流转 金融支持 人才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唑菌酯及其混剂防治黄瓜靶斑病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唑菌酯及其混剂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对靶斑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0%唑菌酯SC及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对靶斑病菌的EC50值为(11.49±1.19)、(0.82±0.06)mg/L;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颐1、1颐2、1颐3三个配比有增效作用。[结论]靶斑病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喷施2~3次20%唑菌酯SC或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有较好防效;20%唑菌酯SC推荐剂量为150~300 g a.i./hm2,而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推荐剂量为360~540 g a.i./hm2。

关键词: 20%唑菌酯悬浮剂 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黄瓜靶斑病 联合毒力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