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黄须或芦苇改良滨海重盐土(光板地)
《土壤通报 》 1965
摘要:我省滨海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解放后,扩建和兴建了许多国营农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垦种.从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得知,垦后产量高低与垦前植被类型和生长密度有关.生荒地植被为芦苇、马鞭草(獐毛草)和密生黄须(盐吸)的土地,经兴建灌排工程,洗盐种稻,当年即可获得400—600斤/亩的产量.重盐土(光板地)垦后直接种稻,则第一、二年发生缩苗、死苗现象,产量很低.柏各庄农场1958年在光板地上大面积种稻的结果,缩苗、死苗的达36,000亩.


关于我省枣树开甲技术的几点建议
《华北农学报 》 1964
摘要:枣树在河北省栽培数量居首位,全省共有枣树2,523万株,占全省果树总数的38%。常年产量7,400万斤仅次于梨,占果品总产量的15.5%。因此,研究枣树的增产技术,对发展果树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枣树开甲的效果枣树开花多,座果少,落花落果严重。据


测定甘薯品种抗黑斑病的方法探讨
《华北农学报 》 1963
摘要:近几年来甘薯黑斑病在各地普遍严重为害,不少地区虽然已经有些成功的防治经验。但利用抗病品种防治黑斑病,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问题。1953年周本瑾报道:甘薯不同品种感染黑斑病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1957—1961年池上雍春、森宽一、山本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