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搞好棉花蕾期管理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棉花蕾期,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这时,既长根、茎、枝、叶,又要现蕾。多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要夺取高产,在这个阶段,只有保证做到营养生长既不能过旺,又不可太弱,实现茁壮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杀虫剂呋喃丹简介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呋喃丹通称卡巴呋喃(Carbofuran)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高效、广谱、内吸杀虫、杀螨、杀线虫剂。1967年美国 FMC 公司生产,商品名叫呋喃丹(Furadan)。纯品为白色、无味的结晶固体,熔点150—152℃,不易燃烧,无腐蚀性,但在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因地栽桑 以蚕促农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栽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农村好副业。我省除坝上高寒地区外,栽桑养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蚕丝是贵重的纺织原料,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目前在我国出口物资中仅次于石油,占第二位。每吨蚕丝可换外汇4万多美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病虫害防治简介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一)苹果树1.在5月中旬—6月上旬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初期和盛期连续地面撒1%六六六粉每株0.5斤或喷洒6%可湿性六六六粉30倍液每株15斤,平地果园以干周一米范围内为主,山地果园树下、田埂都应喷周到。平地果园也可在成虫虫羽化出土前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认真做好小麦选种和良种繁育工作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一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是永恒不变的。一个地区生产上选用的良种,如果不在推广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纯措施,很快就会混杂退化,由优变劣,良种的增产性能就会逐渐丧失,甚至完全失去增产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良种的混杂退化。所以做好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缺锌症及锌肥效果的初步研究

土壤肥料 1979

摘要:渤海湾北部有辽阔的盐碱荒地。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先后兴建和扩建了数个大型国营农场。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引水洗盐、种植水稻,是改良与利用相结合的一种很好方式。但在开垦后种植水稻的第一、二年里,水稻栽秧后,常发生“缩苗”现象,轻者减产,重则植株枯死失收,严重影响垦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我们通过1975—1978年的实验证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适于小麦花药培养的合成培养基

遗传 1979

摘要:在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建立花粉单倍体育种法的研究中,如何不断改进培养基、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77—1978年我们对一个小麦花药合成培养基——麦基一号培养基做了一些改进试验,获得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套种的好桩稼——马铃薯

河北农业科技 1978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它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高,耐贮运,因此它分布广.它还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所以它适合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在不与粮、棉、菜争地的情况下,可以多收一季薯.群众称它为"不占地的庄稼".在我省中南部地区种植马铃薯,一般都采用间套作方式,很少单作.不少地区都出现过粮薯,薯菜双丰收的高产典型.1974年,石家庄市郊区尖岭六队用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一季亩产马铃薯4500斤,玉米700斤.同年大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亩盐滩变苇田的技术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1972

摘要:我们农场位于垦区西南,南邻渤海,西邻盐场。全场土地共6万余亩,全是重盐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场广大职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苦战两年,在寸草不生的盐滩上栽种芦苇1万亩。至1971年,芦苇总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总产量达1,960余万斤,为国家增加收入73.4万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的树体结构调查初报

华北农学报 1965

摘要:枣树是河北省栽培最多分布最广的果树,产量最大,品质也佳。由于枣树适应性强,各地大都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整形修剪,管理粗放,因此枣树的树体形状各不相同。树体结构的好坏,对树龄的长短、树势的盛衰和产量的高低影响很大。根据我们两年来的调查看出:枣树的树体结构良好,发育旺盛,基枝配备得当的,则连年稳产丰产;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