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桃小食心虫在大枣产区越冬及发生期观察

河北农学报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枣树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 Carposinaniponensis walsingham)在我省西部山区大枣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是为害枣果降低红枣产量的重要害虫.据在曲阳、阜平、唐县等几个大枣重点产县的调查,虫果率一般在50-60%,发生严重年份达80-90%.被虫为害的枣果减轻的重量约达30%.在枣果生长期,由于桃小食心虫的为害,常使枣果早期落掉,无食用价值,因虫为害而落果的数量约占全树枣果总数的30%以上,严重者达50%,是当前枣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越冬茧 西部山区 枣树 发生期 出土 枣桃小食心虫 大枣 枣果 越冬幼虫 土壤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枣叶诊断初探

河北农学报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沧州金丝小枣是我国著名特产,但由于坐果率低,多年来产量一直不高.一些枣区采取肥水管理和修剪等措施后,调节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果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说明有针对性地调节营养,是可以提高枣树产量的.叶片是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重要器官,对营养供应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通过叶诊断可以判断树体营养盈亏的程度,进而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枣树生长期中叶片和土壤营养变化状况,及其与生长结果的关系.

关键词: 硝态氮 枣树 诊断初探 叶片营养 生殖生长 土壤营养 低产树 营养生长 氨态氮 丰产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枯萎病病圃退化原因的初步探讨

河北农学报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为害棉花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这种病害在我国已遍及十八省市,发病面积达1,000万亩,约占棉田总面积的20%,严重地威胁着棉花的生产.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枯、黄萎病而损失皮棉在120?200万担,其中,尤以枯萎病所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防治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经济有效的措施.现在,国家已组织了

关键词: 实践证明 线虫数量 抗病品种 致病力 棉花枯萎病 病原菌 抗性材料 病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九八一年度农业科研成果简报

河北农学报 1982 北大核心

摘要:一九八二年八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召开学术委员会,复审、评定了八项科研成果.一、亚麻新品种??坝亚三号.是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自雁杂十号中系选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05?110天,株高53?55厘米,千粒重8.19?8.78克,含油率41.6?44.2%.区域试验、生产鉴定及大面积示范结果,均优于亲本雁杂十号和推广种匈牙利三号.适于我省坝上(坝头除外)及内蒙、山西等省一些地方种植.推广面积已达七十多万亩,

关键词: 区域试验 河北省 含油率 新品种 张家口地区 千粒重 农科所 生育期 育成 农林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为害栗树的害虫——酸枣尺蠖

昆虫知识 1982

摘要:1977年在河北省迁西县杨家峪大队首次发现酸枣尺蠖Chihuo sunzao Yang(见图)为害栗树,尚未发现其他寄主。据《华北灯下蛾类图志》等记载,在宁夏曾发现此种尺蠖,为害酸枣、大枣、苹果及野酸枣等。1978—1980年作者对栗树上发生的酸枣尺蠖做了初步观察,其结果如下。 一、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据1979年3月调查,越冬部位多在距树干20厘米左右处,深度在地表下5—10厘米左右,10厘米以下未见越冬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褶翅尺蠖

植物保护 1982

摘要:桑褶翅尺蠖(Zamacra excavata Dya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于1974年在河北省阜平县一带枣树上初见为害,近年来有发展趋势。此虫比枣步曲发生稍早。 该虫主要分布在河北省晋县、石家庄市郊、正定、抚宁、阜平等地,为害桃树、洋槐、枣树等多种林木和果树。 桑褶翅尺蠖幼虫发生期在4月中旬,较集中,此时枣芽刚刚萌发,被食害后形成“顶门吃”。有的幼龄树,枣叶被吃成缺刻。此时幼虫增长较快,食量大,枣树叶常被吃得光秃秃,只剩下枣吊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蚕休眠的研究——纯多化性蓖麻蚕的休眠驯化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摘要:本文研究出使其纯多化性蓖麻蚕休眠的方法,即采用“模拟环境”,令蓖麻蚕3代连续在低温下经受驯化,让蚕过“深秋”,蛹过“冬季”,以这种“连代驯化法”,把原产亚热带的多化性蓖麻蚕培育成为在我国北方地区以蛹休眠越冬的新类型,从而奠定了我国北方蓖麻蚕留种自繁的基础,同时也为纯多化性昆虫人为导致休眠虫态开辟了新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根腐病的研究Ⅰ.病原鉴定与病菌侵染规律初步探讨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摘要:此病分布于河北省24个县、市,山东、四川、江苏亦有发生。病原鉴定为发光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ex Fr.)Singer],并非Armillariella mellea 菌所致。在土壤及朽根上均未发现菌索,在人工培养基上,菌索生长茂盛。用子实体、病土及已无菌丝膜腐朽病根接种不能传病,病根紧接健根全能发病,否则不能发病。病、健根接触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据田间调查,土湿即使很高(20%),但地温较低(10℃),病菌不能活动;若土温在15℃左右,土湿在12%以上,病菌开始活动;当土温在25°~30℃,土湿愈大病菌发展愈速;如土湿长期在5%以下,菌即死亡。病区开沟封锁,能防止病害扩散蔓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蕃茄杂种优势利用

河北农学报 1982 北大核心

摘要:关于蕃茄杂种优势利用,最早是Groth于1911年开始研究,以后国外许多学者相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我国主要是从解放以后开始的,七十年代以后全国广泛开展此项研究和普及工作.蕃茄杂种一代(F_1)具有生长势强、早熟、抗病、增产等杂种优势,在生产上越来越多的利用蕃茄杂种一代.1965年日本主要蕃茄产区杂种一代种植面积达98%,近年来公布的蕃茄新品种几乎

关键词: 封顶 杂种一代 杂种优势利用 抗病 遗传规律 果实 杂交亲本 蕃茄 新品种 中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任生长栗树的改造与修剪

林业科技通讯 1982

摘要: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年产量为1.3亿斤左右,每年出口的板栗换外汇可达3,000多万美元。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特别是整形修剪尚无完整的技术经验,产量很不稳定,平均株产仅5—6斤。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1977年以来对放任生长栗树树形的改造和修剪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放任生长的栗树一经修剪是有很大增产潜力的。如邢台县前南峪大队的2,317株放任生长的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