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JNG-50型软塑管道输水灌溉机具和方法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点缺水地区.该区地下水咸淡交错分布,在咸水层上面星罗棋布着近二十四亿立方米的浅层淡水.这层水不适于大泵提水灌溉,现有的灌溉方法也不理想.农村采用的传统式土垄沟灌溉渗漏十分严重,一般渗漏水量约30%左右.因


玉米小斑病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标准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1974年我们在保定我所农场进行玉米小斑病发病与产量损失试验,供试杂交种有感病品种保708,抗病品种群单105,按七级调查标准每级取病株20株进行测产.结果,与病情1级的相比,病情3级的减产5.0%,4级的减产19.1%,5级的减产42.8%.


棉花害虫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虫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进提高棉虫防治技术,控制棉虫为害,我们从1979年开始,以冀中老棉区晋县周家庄为基点,对棉虫防治技术进行了开发性研究.五年来,基本更新了七十年代的防治措施,初步改变了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的局面,有效地控制了棉虫为害,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


5TF-45型脱粒机研制成功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迫切需要的小型脱粒机,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程师马大敏、助理工程师周建忠同志主持的和栾城县农机一厂康景琛、宗焕德同志参加研制的5TF-45型脱粒机,经过一年多的研试,于1983年6月中旬通过鉴定.这种小型脱粒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达到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防治粟线虫病研究初报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粟(谷)线虫病俗称"立穗"、 "瞎穗"、 "倒青"等,是粟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某些年份局部地区具有毁灭性.五十年代此病曾在河北省定县、安国等地发生较重.近几年随着夏粟良种的推广、播种面积扩大,线虫病有逐年加重之势.1982年夏秋雨水较多,沧州、衡水、石家庄、保定等冀中平原的夏粟,较普遍的发生线虫病,引起了人们


果树小蠹虫生物学及防治意见
《植物保护学报 》 1984
摘要:果树小蠹虫Scolytus japonicus Chapuis亦称日本小蠹,是核果类果树毁灭性害虫之一。在昌黎地区,7~8年生桃树受害株率达60~70%(盛果期桃树受害株率达96.7%);李树及樱桃受害株率分别达81%及80%左右。被害植株遍体流胶,树势严重衰弱,枝枯树亡。该虫往往与多毛小蠹虫Scolytus seuleusis Muray.合并危害。为了弄清其生活经过及习性,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观察方法: 1.枝条饲养法:选枝径2.5厘米以上李树枝,待失去一定水分后截成适当长度枝


四十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差异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此项研究是在1983-1984年进行的.我们用六个不同的条锈病菌培养物分别接种四十个小麦品种(系),根据结合体的侵染型谱,我们将这些品种(系)划分为十三个组,共鉴别出十一个相对基因对;其中五个结合体的表型为ITO;试验的结果显示,用少数组合可能将已查知的五个高效1h基因转育到一个品种材料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