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室水肥一体化自控装备及其应用
《农业工程技术 》 2017
摘要:针对中国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灌溉不合理、肥效差、智能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水肥一体化自控装备,并通过田间应用与对比,初步验证了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且具有稳产节水高效等优点。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九十 设施卷膜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农业工程技术 》 2017
摘要:针对设施通风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工、操作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设计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电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1种设施卷膜智能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对设施卷膜实现电动控制,减少人工投入;通过传感器感知的温室环境数据进行通风口的智能化控制,提升设施管理的科学性、可靠性;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设施卷膜远程遥控功能,使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温室通风进行远程遥控,方便了农业生产管理。


液氧在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中国水产 》 2017
摘要:技术简介:北京市面临着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危机,流水养殖已不再符合目前养殖业发展要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兴起,它以节能、节水、节地为特征,大大提高了单位养殖密度,养殖成活率显著提高。它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目前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构建基本成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技术手


紫山药多糖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脑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紫山药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D-半乳糖建立大鼠衰老模型,灌胃紫山药多糖(20、100、500 mg/(kg·d))45 d后,检测大鼠肝、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免疫印迹实验评价肝、脑中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100 mg/(kg·d)紫山药多糖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脑中T-AOC、GSH-Px活力、GSH含量,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抑制衰老基因p53、p21的蛋白表达。结论:紫山药多糖具有显著的抗大鼠肝、脑衰老损伤的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p53/p21信号通路有关。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相关思考
《管理观察 》 201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也逐渐向着常态化方向发展,并已经成为新常态环境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和发展方向。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个别单位和个人权利寻租现象。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都发现了问题,审计监督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将就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思考,为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种比率型Cu~(2+)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分析应用
《分析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硫堇聚合物作为内参比探针分子,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将硫堇聚合于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NTs/GCE)上,并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比率型检测Cu~(2+)的电化学传感方法。结果表明,在1~25μmol/L浓度范围内,Cu~(2+)的阳极溶出峰电流ICu~(2+)与聚硫堇氧化峰电流ITh的比值与Cu~(2+)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6nmol/L,方法用于加标自来水样中Cu~(2+)的检测,回收率较好。
关键词: Cu2+ 聚硫堇 单壁碳纳米管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探头仿真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掌握土壤墒情信息,针对农田环境下不同作物根区土壤含水率变化难以实时观测的问题,对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探头进行了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给出了传感器探头设计尺寸的优选方案。在建立传感器探头微量化平面电容二维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感器探头结构变化对探头微量化平面电容周围电场强度和电容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探头结构尺寸的最优组合。当探头铜环电极外径40 mm、内径38.4 mm、轴向长度20 mm、轴向间距15 mm时,探头的灵敏性和探测范围最优。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测量精度为±1.4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所设计的传感器探头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深度需要任意组合,满足不同作物根区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测量需求。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北京市四大功能区产业增长分析
《经济地理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在梳理国内产业增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模型,探讨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各功能区的产业增长贡献、结构发展及竞争力演化情况。结果表明:(1)四大功能区共同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并以城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最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产业结构优于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对外竞争力提升明显。(2)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业分别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发展基本符合功能定位;而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与功能区定位尚有偏差。(3)建议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优化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城市功能拓展区继续强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重点产业;城市发展新区加快新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旅游、康体、休闲等朝阳产业。


实测数据驱动的小型植物三维重建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型植物为对象,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获取植物主干和枝条的空间信息,重建植物枝干骨架拓扑结构模型;然后以植物器官的三维网格模型为模板,结合不同器官在植物上的生长规律,实现植物形态结构的精细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不同类型小型植物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形态结构的多分辨率三维重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从而为开展植物株型分析研究、植物品种展示及植物三维资源库开发等应用提供了简单、灵活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