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美国稻RA73矮生基因等位性测定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美国稻种 RA73与 6个不同矮生基因品种进行等位性测定表明 ,其矮生基因不仅与 sd- 1基因不等位 ,也与 sd- s( t)、dg( t)、sd- s( g)、d- 1以及小粒特特普、KL90 8等矮生基因不等位 ,是一个新矮源。


黔中坝地黄壤旱地高产培肥模式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培肥试验研究 ,建立坝地黄泥土玉米产量与施肥的数学模型 ,解析了氮肥、磷肥、堆肥及圈肥的效应及交互作用。优选出的施肥组合方案为 :施用尿素 2 1~ 2 4 kg/6 6 7m2 ,钙镁磷肥 0~7.5kg/6 6 7m2 ,堆肥 0~ 12 5kg/6 6 7m2 ,圈肥 937.5~ 112 5kg/6 6 7m2 ,可望获得≥ 50 0 kg/6 6 7m2 的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 ,只要施肥保持在零水平 (即每 6 6 7m2 施尿素 12 kg、钙镁磷肥 15kg、圈肥 12 50 kg)以上 ,就能在保持土壤目前养分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培肥 ,实现该类土壤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 1996~ 1998年对贵州亚热带海拔 10 0 0 m以下地区 32个县 (市 )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共收集和归类出该区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 2 2 7科、513属、12 50种 ,其中 :野生果树 2 4科 4 6属 12 2种 ;野生蔬菜 37科 6 9属 10 8种 ;淀粉植物 13科 2 4属 34种 ;香料植物 11科 2 5属 4 8种 ;野生观赏植物 86科 2 6 4属 834种 ;珍稀观赏植物 4 4科 71属 90种 ;特有种 12科 14属 14种。经鉴定分析 ,有 16种为新记录种。通过实地调查 ,掌握了部分野生经济植物的特性及分布规律 ,提出了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贵州亚热带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分布特征及优先保护等级
《资源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亚热带地区共有 93种稀有濒危植物。其中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松科、木兰科、棕榈科、金缕梅科 4个科植物略占 1 /3 ;以森林为生境的稀有濒危植物占 3 1 50 % ;因生境破坏而受到威胁的植物达82 80 %。表明人类干扰是贵州亚热带地区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因素 ,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保护贵州亚热带地区稀有濒危植物的主要途径。根据区内的资源现状 ,可将该区的稀有濒危植物分为 5个保护等级 ,其中 1 0种为优先保护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