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单轨式运输机牵引鞍座随机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成熟单轨式运输机普遍采用铰接于轨道的工作模式,存在无法随时拆卸、使用地点受限的问题。为明确优化后牵引鞍座对轻量化自走输运车作业适用性及疲劳寿命,开展牵引鞍座随机振动疲劳寿命仿真分析试验。以单轨式运输机牵引鞍座为研究对象,建立实际工况下的等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利用振型叠加法描述随机振动下牵引鞍座结构的RMises应力响应分布,保证模型的合理性。采用GB/T 21563—2018标准中的加速度功率谱作为激励载荷,根据频域随机疲劳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Fatigue Tool模块分析牵引鞍座在随机振动下的疲劳寿命,评估牵引鞍座的振动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单轨式运输机牵引鞍座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约为35 863.5 h,为后续研制、优化丘陵山地输运通用装载装置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单轨式运输机 牵引鞍座 模态分析 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间作珠芽魔芋生长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方法,对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珠芽魔芋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T1)、当地习惯化肥氮用量(N 450kg/hm~2)(T2)、8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3)、80%习惯化肥氮用量(T4)、6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5)、30%习惯化肥氮用量+50%有机肥氮用量(T6)。成熟期测定珠芽魔芋叶片形态指标、叶面球茎数量及倒伏株数、地下球茎产量、可溶性糖、淀粉、葡甘聚糖含量、氮磷钾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氮相比,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珠芽魔芋株高、茎粗、叶面球茎数量、繁殖系数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提高了地下球茎氮肥利用率、产量、单株鲜重、膨大系数及氮、磷、钾吸收量。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模式为80%化肥氮+20%有机肥氮或者30%化肥氮+50%有机肥氮。

关键词: 胶园间作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无机肥氮 生理特性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LEC1基因调控莱茵衣藻油脂合成的功能解析

生物技术 2024

摘要:[目的]通过解析转录因子LEC1(Leafy cotyledon 1)在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中的调控功能,为建立利用基因工程培育高含油量和高生物量微藻的育种策略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无缝克隆法构建含CrLEC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采用玻璃珠转化法进行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C849转化;采用尼罗红荧光法测定转基因藻株的油脂含量。[结果]成功构建了pCam1304::LEC1::GFP载体,获得137个阳性转化的藻株,经检测有16个为转基因藻株。发现转基因藻株6-15的生长不受氮胁迫的影响,且在缺氮或含氮培养条件下其生长状况均较野生型藻株好;在缺氮培养条件下,转基因藻株6-15、6-9、5-22、5-25、5-34的油脂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藻株。[结论]CrLEC1基因正调控莱茵衣藻的油脂合成。

关键词: 莱茵衣藻 转化 过量表达 转录因子 LEC1 油脂 合成 氮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大、小橡胶粒子在乙烯调控天然橡胶合成中的作用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重要的产胶植物,胶乳中的橡胶粒子(RP)是合成天然橡胶的重要细胞器,但其响应外源乙烯刺激调控天然橡胶合成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为了明确不同大小RP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离外源乙烯刺激后胶乳中不同直径的RP,并与对照组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发现:在直径较大的大橡胶粒子(LRP)中鉴定出响应乙烯刺激差异蛋白37个,分别参与天然橡胶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其中包含4个REF/SRPP家族成员;在直径较小的小橡胶粒子(SRP)中鉴定出56个差异蛋白,分别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内吞及剪接体等代谢通路,其中包含5个REF/SRPP家族成员。关键差异蛋白REF138具有较多等电点(pI)和分子量不同的蛋白亚型,LRP中低于标准等电点(4.80)的REF138亚型响应乙烯刺激积累减少,高于标准等电点的REF138亚型响应乙烯刺激积累增加;与LRP不同,SRP上有更多的REF138亚型响应乙烯刺激发生变化,具有标准分子量(14.7 kDa)的REF138亚型响应乙烯刺激积累增加,高于标准分子量的亚型响应乙烯刺激积累减少。针对关键差异蛋白的互作蛋白功能分析发现,REF/SRPP家族成员REF138、REF175、REF258、SRPP117及SRPP204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形成蛋白复合体结合在RP上。除REF/SRPP家族成员外,REF138的互作蛋白主要参与剪接体及内吞代谢通路,REF258的互作蛋白主要参与脂代谢过程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综上,通过对LRP及SRP上响应乙烯刺激差异蛋白及其互作蛋白的功能分析初步揭示了LRP和SRP响应外源乙烯刺激调控天然橡胶合成的代谢调控机制。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橡胶粒子 乙烯 天然橡胶合成调控 蛋白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糖厂为主体的甘蔗机收推进模式研究

农机科技推广 2024

摘要:在我国南方地区,甘蔗不仅是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甘蔗种植业普遍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已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推进甘蔗机械化收割不仅能显著提高甘蔗的收割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并有助于稳定甘蔗种植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MLO12基因克隆及其CRISPR-Cas9表达载体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LO基因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抗病性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导致植物产生广谱抗病性。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中克隆获得木薯MLO12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MeMLO12。该基因全长3743 nt、编码区(ORF)全长1728 nt,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编码586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7.2 kDa,等电点为8.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内质网膜上,无信号肽,在23~45、74~96、161~183、285~307、312~334、371~393、413~435 aa处形成7次跨膜结构域。qRT-PCR定量分析发现,受木薯黄单胞病菌侵染后,MeMLO12基因在木薯抗、感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参与木薯与黄单胞菌之间的互作,表现出负调控作用。选择该基因第11个外显子进行Snap Gene Viewer分析,获得了10 455条sgRNA的种子序列,从中选取3条靶序列约23 nt,碱基组成上3'末端含G结尾,将其构建到CRISPR-Cas9载体上,经验证,确认MeMLO12的3条靶序列已经成功构建到基因编辑载体上,将其命名为pSGR-Cas9-AT-MeMLO12载体。

关键词: 木薯 MeMLO1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CRISPR-Cas9载体 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Foc4carS的鉴定及其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carS基因通过调控下游car结构基因参与调控镰刀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克隆鉴定了Foc4carS基因(FOIG_05085),Foc4carS蛋白具有典型的RING-finger蛋白结构域。利用分割标记法(Split-marker PCR)获得Foc4carS基因的融合片段,同时构建含有Foc4carS基因sgRNA591序列的pUC-fFuCas9-HTBNLS-hph-Foc4carS基因编辑载体,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获得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回补突变体以及基因编辑敲除体,并对敲除和回补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ΔFoc4carS突变体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表型与野生菌株Foc4无显著差异,而ΔFoc4carS突变体菌落颜色呈深橙色,Foc4carS基因的缺失影响了次生代谢产物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编辑的ΔFoc4carS(HDR)突变体不论是再生筛选板还是继代后的PDA平板,其菌落均出现典型的深橙色,表明Foc4carS可作为内源报告基因,在香蕉枯萎菌Foc4中进行基因质粒型CRISPR/Cas9编辑可行。

关键词: 香蕉枯萎菌Foc4 Foc4carS基因 类胡萝卜素 基因敲除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数字农业模式调整及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随着信息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已经将多种互联网技术投入到农业种植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技术均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经营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改变,如何调整农业模式,让其与数字技术有效融合,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农业模式应用方面问题较多.分析了海南省数字农业模式应用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对策,以期提高海南省数字农业发展速度,为我国其他地区推行数字农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模式 农业发展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ZYX-Z-811 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 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 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 1 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 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花叶病毒AC4蛋白与AtPARN互作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作为重要的热带作物,是全球六大粮食作物之一,并为全球近七亿人口提供主粮,然而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木薯产业的发展.木薯花叶病毒病(cassava mosaic disease,CMD)是最有威胁的病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SLCMV)是引发木薯花叶病的病原物之一,SLCMV是典型的双组分双生病毒,其基因组由DNA-A和DNA-B两个环状组分组成.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是真核细胞mRNA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抗病毒防御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 不仅是真核生物重要的 mRNA 数量、质量调控机制,还与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同样能降解病毒RNA,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抗病毒防御机制.NMD的mRNA衰减过程包括PTC的识别、脱腺苷酸、脱帽和最后的核酸外切酶降解 4 个过程,UPF1、PARN、DCP2 和XRN4 分别是上述 4 个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必须逃避或耐受寄主细胞的降解,才能成功感染.聚腺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酶[poly(A)-specific ribonuclease,PARN]是NMD信号通路的一个关键因子.目前,关于 SLCMV 抵御寄主 NMD 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system)和荧光双分子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证明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LCMV)编码的沉默抑制子AC4 与拟南芥PARN相互作用.据此推测SLCMV AC4 蛋白可能通过与AtPARN相互作用而抑制寄主 NMD 的病毒防御功能帮助病毒逃避或耐受寄主细胞的降解.研究结果为阐明木薯花叶病毒调控寄主NMD抗病毒防御功能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LCMV) AC4蛋白 聚腺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酶(PARN) 酵母双杂交(Y2H) 荧光双分子互补(BiF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